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时评:人走茶凉本该归为常态

来源: 中国新媒体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12-15


        文 ▏李生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代,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中国的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客人来了,沏一杯热茶,寒暄之后没顾得品其味道,人便离开了,自然而然慢慢地就凉了,冷了,意思是人走茶凉。这句话单从字面意义上说,就是倒了一杯招待客人的热茶,客人走了,没有喝的这杯热茶,时间久了也自然的凉了。寓意为当你离开原来地方,你在那个地方的关系也就随即淡化了。比喻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人一走茶就凉”出自京剧《沙家浜》阿庆嫂的唱腔写的词。现在表示世态炎凉,当权的人离开岗位以后,对别人没有利用价值,人家就忽视他了。   
        依我看来,“人走茶凉”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何以见得?以前一位同学曾经跟我说过,朋友之间的情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炉子就逐渐凉下来了。朋友尚且如此,何况是一般的工作关系?
        某些领导在位的时候与下属朝夕相处,自然交往频繁,离岗后相见日稀,没有那么多要事向你请示、商量,“茶”的降温便成为一种必然。如果哪位领导干部退下以后,依旧宾客盈门,酬酢不绝,倒有点反常了。对本人而言,也未必是件轻松愉快的事。 
        我觉得“茶”凉不凉,完全是自然现象。有些人之所以对“人走茶凉”深恶痛绝,主要是将“人走茶凉”与“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间画上等号。
        但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党员与党员、干部与干部之间,我们提倡的是正常、纯洁、健康的交往,反对的是庸俗的人际交往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茶”凉不凉又有什么关系呢?“茶”凉不凉也跟人“走”不“走”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现在有个别领导干部,虽然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仍然好摆老资格,或“拉大旗作虎皮”,或利用自己工作时的关系网为个人谋取私利,一旦其非分之举和无理要求被拒绝,便恼羞成怒,指责其他人“不念旧情”、“忘恩负义”,感慨“人走茶凉”。这样看来,“茶”还是凉点好。   
        “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心中永远有一杆秤。优秀的党员干部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靠的不是“在位”的小恩小惠和积累的威势,只有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在群众心中具备永恒的生命力。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然他她们离开我们这么多年了,但他们的名字和精神永驻我们心中。焦裕禄、郑培民等新时代的楷模,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人民群众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前年冬,我们村的老书记去世了,好多群众为他送行,这还能说“人走茶凉”吗?而对那些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的人,尽管在位时大家对他毕恭毕敬,但一旦离职人心这杯茶不凉才怪。
        六年前,我在我们村里当村里的会计,也就是一个报账员,经常和村里的村民以及乡里面的人打交道,慢慢的建立了朋友兄弟之间的情义。2010年8月因为“某种”原因,我不得不离开了村会计这个岗位。随之,和村里乡里面的人也渐渐打交道也少了。今年夏天,因为要到乡里面办一个事情,之前的乡里面的朋友碰到都会打招呼。跟我一起去的出租车司机说:乡里面的人为啥都这么对你热情,我笑着说,这就是朋友之间的真情意。
        我不光口说,一直想就“人走茶凉”之说发点感想,但心存顾虑,因为那时我还是村里的小会计。假如,发一通“人走茶凉”的议论,难免会遭来异眼。现在,不干村里的小会计了,似乎可以“痛发感想”了。随后,痛痛快快地“发”了一通“人走茶必凉”的感想,并自作打油诗:“人去自然茶就凉,不凉反而不正常,只要留得真情在,纵然成冰又何妨?”  。
        有人认为,倡导“人走茶凉”,体现了一种清醒、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品德。
我同意这种评价。
        因为,对“人走茶凉”的态度,的确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权力观端正,时时牢记作为一名党员,公仆的身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坚持努力实践,就会欣然面对“人走茶凉”;只有利欲熏心、视权位为私器人,才会挖空心思力保“人走茶热”,以便当事方或贪权恋栈、滥发“余威”,或继续攀附、交换利益。
(责任编辑:顾宝军)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