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认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该疫苗尽管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但是能够针对重要的EV71型提供保护。对于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减少重症及死亡病例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肠道病毒71型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以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注射两剂次,中间间隔一个月。第一剂次可在儿童6月龄时接种。该疫苗尚不在政府免费提供的疫苗之列,需要自费注射。
生产注册申请获得批准后,还需进行疫苗的生产和质量检定等程序,获得国家批签发合格证后方可上市销售。因此,该疫苗预计在明年正式上市。
[ 名词解释 ]
肠道病毒71
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这些疾病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容易引起重症、死亡病例。
EV71感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见于4~9月。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多通过空气(飞沫)、饮食和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被感染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足口病。
1972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中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安徽、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病例报告。
哪些孩子容易发展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最开始的发病特征是发热。对于大多数的轻症病例来说,以中等热度为主,通常体温在39℃以下。如果是重症病例,有可能烧到39℃以上。
一旦高热的孩子同时出现精神不好,老想睡觉,肢体抖动等情况,就可能是发展成重症的前兆,需要马上送医院。此外,重症手足口病还有一个特点,患儿高热不退,但手、足、口等部位的红疹并不多,这也是一个信号,需要家长特别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