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鸟中熊猫”罕见现身苏州 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来源: 姑苏晚报 发布时间:2016-01-19

核心提示: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不仅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也是全球性濒危鸟类。尽管该鸟类主要生活在江苏沿海等地的芦苇地里,遗憾的是,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苏州几乎从未见其靓丽身影。

  十年未在苏州出现  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本报讯(记者 高小花 摄影 范如宇)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不仅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也是全球性濒危鸟类。尽管该鸟类主要生活在江苏沿海等地的芦苇地里,遗憾的是,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苏州几乎从未见其靓丽身影。昨天,记者获悉,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志愿者几天前在张家港市双山岛沿江湿地进行鸟类调查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对震旦鸦雀。

  “当震旦鸦雀靓丽的身影出现在面前的远方,被摄入相机的时候,我们一群人都非常激动。”江苏省野鸟会会员、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志愿者范如宇说,这是15日他们到张家港市双山岛沿江湿地进行鸟类调查过程时,遇到的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他说,他查过很多资料,震旦鸦雀已经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在苏州出现过了。鸟类是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震旦鸦雀再次现身苏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震旦鸦雀,体长18厘米,在地球上已有4亿5千万年历史,是鸟类中的活化石,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震旦鸦雀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为全球性濒危鸟类。目前其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数量极为稀少。震旦鸦雀只在原生态的大片芦苇荡中生活,并且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只吃芦苇表面或芦苇杆里的虫子,飞翔功能较差,常在芦苇上跳来跳去,能够从芦苇底部一步一步走到芦苇梢上。它还善于编织,喜欢用芦苇叶编织出不同形状的巢类物。震旦鸦雀也是快乐的小精灵,它们的叫声急促而连贯,非常好听,唱得高兴的时候,它们还会展翅欢唱。

  “双山岛为长江的江心洲,在岛屿的东北和西南滩涂上都布满了茂密的芦苇,这为罕见的震旦鸦雀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保障。而这片芦苇是苏州市沿江地区仅有的、保存较为完好的沿江湿地,在这里还发现有游隼、普通秧鸡等稀有鸟类。”对此,范如宇说,希望这片芦苇湿地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对震旦鸦雀为代表的濒危物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