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万个节目中最终入围只有18个
图为演员们在走台对光和录制中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 前天和昨天,姑苏区群舞节目《忆糖粥》参加了2016年第五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录制。这是《忆糖粥》继2015年11月登上CCTV-3《舞蹈世界——舞蹈全民星》栏目后,第二次登上“国字号”的表演舞台。据悉,这次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将于2016年大年初一晚上8点在湖北卫视播出,届时将开通网络、电视、手机三大播放平台,在新华网、人民网等500多家网媒以及30多家电视台联合播出。
□记者管有明
通讯员张晓婷文/摄
社区网络春晚“接地气”
全国社区网络春晚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社区发展协会、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主办,从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高度肯定,广受全国各地社区居民欢迎。节目取材于居民生活,以小品、曲艺、歌舞、情景剧、吟诵等形式反映真实的社区生活,展现亲情友情邻里情。2015年第四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参与社区已达1.2万个,近15万居民参演,节目总点击(收视)量达3.2亿人次,名列全国“十大网络春晚”之首,是全国各类春节文艺活动中参与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文艺节目种类数量最多的活动。
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分三个环节举行,第一环节全国各地报送节目;第二环节网上展播、网民投票;第三环节为晚会制作、上线开播。组委会将根据网友投票、专家评审结果,邀请入围节目和主持人齐聚湖北卫视武汉演播厅,进行整台晚会的录制和串编。可以说,与传统的大牌明星云集的大型春节晚会相比,这是一台老百姓唱主角的最“接地气”的草根春晚,是一台展示地方文艺团队和地方特色的盛会。
登上这个平台不容易
本届网络春晚规模更是空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万多个社区积极参与,选送节目近1.4万个,参与的社区居民多达20万人。而《忆糖粥》从全国近1.4万个节目中脱颖而出,是今年苏州地区唯一的入选节目,其鲜明的苏州市井文化符号和对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思考传承使得其在舞蹈节目中出类拔萃,受到了组委会的高度肯定。在网友投票环节,也受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青睐,以高票入围网络春晚。
本届晚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文艺爱好者欢聚一堂,节目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形式以歌舞居多,其中少数民族舞蹈特色鲜明,既有粗犷有力的藏族舞蹈,又有热情活泼的维吾尔族舞蹈,还有旋转如风的朝鲜族象帽舞蹈;还有戏曲、小品、朗诵,以及太极拳、功夫扇、空竹流星球、柔力球等各种健身项目表演。此次晚会将于2016年大年初一晚上8点在湖北卫视播出,届时将开通网络、电视、手机三大播放平台,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文明网联盟、中国社区网、中国志愿服务网等500多家网媒以及30多家电视台联合播出。
精益求精只为求得完美
《忆糖粥》的创作构思和原型,来自姑苏区文化馆和姑苏区沧浪街道于2014年8月创作的舞蹈节目《粥担与老人》。2015年5月,经过重新策划和编排,原来的独舞版本变成了表现力更加张扬、内容更加丰富的群舞,对糖粥文化进行全新的诠释。通过近代和现代两个时空场景的穿梭和对比,贯穿买粥人和卖粥人的丰富互动,表现对糖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忆糖粥》从2015年5月创作完成后,16位舞蹈演员就开始在舞蹈房日夜排练。半年多来,几乎没有间断过排练。此次在武汉的排练演出中,遇到了不少意外,有的演员发高烧,有的牙龈上火肿痛,有的排练时崴了脚肿胀起来,然而他们都铆足劲儿咬咬牙,一次排练都没落下。整个排练和录制也是紧张又艰苦,演员们于15日下午到达武汉,16日晚上到演播厅走台;17日一整天和所有表演团队一起联排了三遍,从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11点,中间几乎一刻不停歇;18日从早上开始排练一整天,晚上从7点半到9点半正式演出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