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用创新写就民生“大文章”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1-23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从1月15日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昆山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江苏省“现代民政示范县(市、区)”。

“公建民营”“医养融合”“政社互动”“协商共治”“一门受理”……一个个创新词汇散发出民生温度,树立了“现代民政”的“昆山样板”。“毋庸置疑,百姓需求就是民政工作指挥棒。”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牵手“市场+”

养老服务“货架”更丰富

“前院养老,后院看病”在一个围墙里实现了。从市中医医院出院后,右侧肢体瘫痪的周庆珍从原先的玉山福利院搬进了由社会资本托管的玉山福利院二期项目——玉诚护理院。在这里,周庆珍不仅可以享受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而且有熟悉的老姐妹一起聊天。如果周庆珍需要改善居住需求,还可以申请换到宾馆式床位,或住进居家式病房套间。

这是我市牵手“市场+”,稳步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一个缩影。市民政局探索PPP模式,以承包、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目前,全市18家日间照料中心、2家“虚拟养老院”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实现社会化运营。此外,3家民办护理院有序运行,实现了医养结合、护养融合、乐养和合。

让“市场的手”伸得出、够得着,不仅让居民养老服务“货架”更丰富,也推动着养老服务由事业向产业发展。通过贷款贴息、直接融资补贴、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等办法, 我市鼓励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养老服务业。在淀山湖镇,依靠民间资本的滋养,农民的闲置房变成了一栋栋舒适的养老用房,“离家不离村”的养老理想在这里照进了现实。

引进“创客+”

“政社互动”奏出交响曲

仅用两年多时间,市乐仁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魏忠杰就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2013年,受昆山社会组织扶持政策的吸引,魏忠杰和几个朋友在昆创办民非企业,如今,“乐仁公益”已发展为集公益创投和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项目承办、社会组织孵化、社区综合治理体系研究、公益生态环境监管等众多领域于一体的公益创新机构,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提供服务。

“创客”纷纷破茧,公益创投蓬勃兴起,社会组织遍地开花,也让社区自治有了底气。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登记注册社会组织900余家,依托规模庞大、体系完善的社会组织,我市推进“政社互动”,探索“协商共治”,每年开展社区服务特色品牌建设和社区邻里文化节活动,一大批社会组织在活动中挖项目、在项目中出活动,形成社区治理的公益生态圈。

去年11月,国内首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孵化器——昆山市公益创新中心正式运作,首批10家专业领域枢纽社会组织在“公益集散中心” 对接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孵化公益组织。

拥抱“互联网+”

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

家里几口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要想申请救助,这些数据都需要核实。而只要签了授权承诺书,这些数据都可由民政部门帮助核查。

在市民政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键盘敲打声和资料翻阅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正在低头核对每一份申请救助家庭递交的家庭经济状况资料。自2014年7月成立以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对接金融、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核对机制,累计对申请救助的5.5万余人次进行核对,使每一分救助资金不多给,也不漏给。

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市民政局拥抱“互联网+”,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2014年11月,张浦镇便民服务中心新设“社会救助”窗口,有困难的老百姓填写一张受理转办登记表,相关部门及时受理并按程序、时限办理。在此基础上,市救助联席会议办公室持续推进区镇社会救助“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建设,确保困难群众“有求必应,有求即应”。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