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半年内15项目落户中国动力谷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1-26

中国动力谷效果图

中国动力谷效果图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吴楚 通讯员 郭超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记者日前从高新区获悉,开园仅仅半年,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一期已成功吸引15个项目入园,横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此外,与14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6位院士在此设立工作站,为打造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去年8月31日,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一期开园后,中科院智能视频识别技术、清华大学中国动力谷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企业和13所高校的创新研发项目相继进驻,谭铁牛、刘友梅等6位“两院”院士受聘为创业导师。此后,园区频添“新面孔”:拥有20余项美国专利的湖南格兰德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为城轨车辆建立大数据平台的株洲鸣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打造“中国盾构中心”的湖南智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纷至沓来。

短短半年内,众多国内外尖端企业、人才聚集。“株洲有丰厚的动力产业基础,为研发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支撑,这是基础。”业内人士认为。

此外,园区为创新创业打造的良好“生态环境”,也是尖端企业、人才如此青睐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凡入驻企业、项目,有国家和省区市四级政策叠加支持。其中,“瞪羚企业”可一次性获得50万-200万元的科技引导免息周转资金;领军人才可享受最高100万元生活补助和1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联合企业设立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认定后5年内每年享受最高300万元的经费支持。

在金融服务方面,高新区的科技银行、高科发创等区内优质金融资源为创业项目竭诚提供服务。

园区还设立了“新动力众创空间”,定期为创客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园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还为创客提供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签约9个项目团队,行业涉及教育、新能源、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依托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丰富的动力产业基础,我市提出了“打造中国动力谷”构想,计划通过10年的创新发展,打造一个动力产业集聚、创新能力超强、引领国际动力产业发展的世界动力谷。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