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智力工程”让社会组织增本领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1-26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社会组织光有一腔“热血”还不够,还必须“有勇有谋”。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我市推动社会组织“智力工程”建设,采用按需定制和推动社会组织“圈子互助服务”的形式,平均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项目设计等特色培训近百场次,及时解决社会组织遇到的难题。

1月16日,“昆山—台湾两岸社会组织交流会”在市公益创新中心举行,这也是我市2016年组织的首场社会组织公益培训。听完相关专家就如何运用品牌化和产业化思维创新设计项目的讲座后,昆山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李心怡疑窦顿开。“原来,‘口碑行销’这个经济学理念也同样适用于社会组织的项目活动中。” 李心怡说,台湾社会组织起步早、发展快,此次台湾专家上门“传经送宝”,开拓了她的视野,也刷新了她的思维模式。

受益于系列政策的扶持和相关孵化机构的培育,我市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每月以近10%的速度增长。然而,在迅速扩大的体量之下,一些社会组织也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运作不规范、自我管理不科学等问题,还有些社会组织长年“沉睡”在登记簿上。

“社会组织有数量,还要有质量。”在组织专题集中培训之余,我市还利用公益创投机制,吸引专业社会组织培训机构提供针对性的特色培训,让社会组织培训社会组织。

借助第四届公益创投活动资金扶持,由昆山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昆山卓越公益事业咨询中心、昆山昕耕工坊公益服务中心申报的社会组织培训项目均成功实施。其中,昆山昕耕工坊公益服务中心实施 “同携手·共成长”社会组织公益人才增能互助项目,针对社会组织机构项目实施、财务管理规范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公益互助俱乐部活动、公益人才减压增能活动以及机构财务管理培训等,帮助10余家昆山社会组织提升团队能力和专业技能。

“以前,我们开展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活动效果也不确定。”昆山市花桥摄影协会项目主管贾宗坤说,参加过系列培训和学习后,如今,协会实施的第四届公益创投项目“关爱身边的老兵”不仅周周有计划,而且月月有目标,至今已为数十位老兵拍摄了个人纪录片,在社会上取得良好反响。

除了提供一般的业务培训,市民政局还积极寻求专家资源,推进“智力供给”系统化和标准化。去年11月,我市成立民间公益智库,打通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高校等多方智力资源。民间公益智库集合了一支涵盖高等院校教授、海外企业家、昆山民营企业家以及省民政厅社会组织专家库成员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利用“社群”概念,通过顾问咨询、专题沙龙、项目嵌入等形式,为昆山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储备库”。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