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日间照料中心实现社会化运行,84周岁以上老人虚拟养老服务覆盖全市,全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顺利投入运营……去年以来,我市社会化养老交出亮眼“成绩单”。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暨民政系统党员冬训动员大会上获悉的。为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会议还表彰了4家优秀养老机构、8家优秀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100名优秀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相关单位和个人获得120万元养老服务年度专项奖励。副市长金铭出席会议。
作为昆山首家民办养老机构,昆山盛爱护理院现有140多位高龄病残老人。去年10月,由盛爱护理院托管的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玉诚护理院正式运营,目前已开设250张床位,并设置医院式、宾馆式和居家式套间等不同类型病房,成为老人“养老+看病”的颐养之所。
昆山盛爱护理院只是我市探索社会化养老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我市将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家庭尽责、互助共济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质感、更有尊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全市护理型床位、社会力量举办的床位将分别达到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35%和55%。
社会养老有保障,发展养老有政策。去年,我市连续出台《昆山市养老服务转型升级资金扶持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文件,积极引导各类所有制投资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在此基础上,对民资兴办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和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补贴,设立养老学科补贴和养老服务年度专项奖励,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热情。
社会化养老驶入“快车道”,我市还将开展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一方面,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护等级和补贴领取资格等;另一方面,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和享受政府各类补贴的养老服务实体进行评估,推动各类组织开展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