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作品《中国铁路发展》
剪纸作品《一带一路拉动世界经济》
剪纸作品中的济南老火车站
剪纸作品的中国高铁
中国山东网1月28日讯 (记者 王永春 通讯员 曹大凡) 今年60岁的周刚是济南东站候车室的一名剪票员,1974年参加工作,今年6月即将退休。周刚有两把剪刀,一把用来剪票,一把用来剪纸。
周刚不善于表达,喜欢用剪纸艺术的方式表达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在周刚的剪纸经历里,他剪过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高铁动车,他的剪纸里有他的对铁路发展的憧憬和对工作的热爱。在周刚的家里,剪纸摆满了他的房间,从过去的济南百年老站到现在的新济南东站,车站内的每个细微的变化都深深的记忆在他的剪纸艺术中。
周刚的另一把“剪刀”,就是剪票的“剪子”。“每张车票掉下的小碎片都包含着一种责任。”周刚这样说道。特别是春运,剪错了票,旅客就有可能上错了车,在他看来,剪子虽小但却很沉重。工作中的剪刀要时常打磨,不然遇到春运客流高峰就容易“卡壳”。在工作中,细致认真的周刚一次也没有卡过壳。
今年6月,60岁的周刚即将退休。作为铁路职工,周刚有更多的不舍,亲历了几十年铁路的发展,周刚倍感自豪。看到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里,铁路成为了经济战略的“火车头”、“排头兵”,周刚兴奋极了,为了纪念,他花了两周的时间设计了“一带一路”的剪纸。
今年是周刚在岗的最后一个春运,春运在周刚眼里有深刻的记忆。对于周刚来说,春运很忙碌,除了忙碌的工作,找周刚要“春联”剪纸的人络绎不绝。
旅客来晚、列车停剪、车没有开出,这些都是是周刚每天都会面临的事。“如果让旅客进站开车了怎么办?造成人身伤害怎么办?”不忍心看到旅客着急的周刚,总是积极协调站台工作人员,争取给予旅客特殊“照顾”。只要条件允许,周刚就亲自将旅客送到车厢门口,看到受到他帮助的旅客不住的感谢,周刚觉得这是他工作中最欣慰的事情。
在工作、生活中的特殊经历,他都会一一记录下来,与别人不同的是,别人用笔记录,而他是用两把“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