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消息人士向《大公报》透露,一间承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工程合约的公司,向劳工处申请输入两批合共575名外劳/资料图片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1月29日讯 (记者张月琪)劳工处近日接纳港珠澳大桥工程承办商申请输入575名外劳,已交劳工顾问委员会审批,倘获劳顾会批准,将是首批可“一签多行”的外劳,即是可自由调配至承办商旗下其他地盘工作的外劳。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昨日强调,劳工处的“补充劳工计划”,一定会严谨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不过,有劳工界代表忧虑,先例一开,将令输入外劳的申请泛滥。消息指,委员需在下星期二前回覆是否批准申请,其间不会开会讨论。
政府于去年五月在“补充劳工计划”下,容许公营工程承建商输入的劳工,在多于一项指定公营工程合约工作,以减低承建商输入建造业劳工的人数。就以上安排,消息人士向《大公报》透露,一间承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工程合约的公司,因应其基础建设工程和车辆通关广场、辅助建筑物及设施两项工程,向劳工处申请输入两批合共575名外劳,要求部分工人可跨地盘工作,一旦通过,将会是首批可跨地盘工作的外劳。
张建宗:确保本地人优先
张建宗昨日出席教育及职业博览后会见传媒时称,劳工处的“补充劳工计划”机制很清晰,一定严谨地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他指出,任何申请一定要经过四星期的公开招聘,而且所有的工资水平一定不能低于市场中位数,同时还有很多要求在内,劳工处会严谨把关。张建宗强调,有关承建商须先通过一连串审查,劳工处才会容许在真正无法聘请本地工人的情况下,有限度地输入劳工。
劳工处处长唐智强昨日确认收到承办商申请输入外劳,又指处方正在处理中。唐智强表示,劳顾会在补充劳工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因劳顾会可以提出赞成或反对,但最重要是提供理据,劳工处处长会考虑所有因素,包括劳顾会委员的意见,作出最终决定。他强调,处方会与入境处严谨把关,处理外劳输入工作。
月薪2.34万元至3.9万元
据了解,该承建商申请第一批外劳为450人,分别担任建造业26个人手短缺工种中的八个工种,包括金属模板装嵌工、结构钢材焊接工、混凝土工、金属棚架工、钢筋屈扎工、隧道工、普通焊接工及木模板工,月薪由2.34万元至3.9万元。第二批外劳则涉及125人,分别担任平台船操作员、混凝土搅拌船工作员及后加拉力操作员三个工种,月薪2.5万元至2.8万元。外劳雇用期24个月,有关承办商曾尝试进行本地招聘,但未能物色足够人手。
劳顾会劳方代表梁筹庭担心,先例一开,将令输入外劳的申请泛滥,他表示,过去已召开多次会议讨论有关申请,会内的劳方代表都认为不应批出申请。他又解释,是次承办商的申请最特别的地方是外劳可以跨地盘工作,即若果乙地盘工人不足,承办商可从甲地盘抽调人手,梁筹庭认为这是不能接受,因会严重影响本地工人的就业及议价能力。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黄国健指出,在本地劳工未答应之下,当局不应输入外劳,劳工界均反对输入可跨地盘工作外劳,以免本地工人生计、福利及待遇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