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脑袋、下巴、眼睛甚至呼吸,都可以自由控制轮椅往不同的方向前行。在设立于市残疾人服务中心“集爱之家”大楼内的博动(中国)高端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室内坡道上现场演示不同类型的电动椅。“我们不卖标准化的产品,而是专门为残障人士 ‘一人一策’定制解决方案。” 博动(中国)高端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亚太区总裁马库斯说。
残障人士不仅年龄、身高、体重不同,而且身体残疾部位、程度也有差异,很难从市场上一次性买到合适的康复辅具。马库斯介绍,每一款电动轮椅的控制器上都安装了5个按钮,分别是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系统菜单,实现360度方向行走,并可借助系统菜单调整轮椅的高低、座位角度等。此外,电动轮椅还配备小汽车式的夜间照明灯和双跳灯。据了解,瑞典博动电动轮椅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康复辅具制造企业,2014年11月,公司在昆山启动运营中国区域的高端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并与巴城镇签署投资意向书,建立昆山博动轮椅配件有限公司,打造亚太区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心。
昆山博动轮椅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娟表示,通过移植瑞典母公司强大的康复技术,昆山公司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残障人群的身体特点,通过专业康复咨询与评估、专业康复知识培训、高端康复辅具及定制化辅具解决方案的提供等一条龙、集成化服务,满足各类残障人士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提升其生活质量。前不久,一位年轻的父亲找到昆山博动轮椅配件有限公司,要求为其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的四岁孩子定制一款电动轮椅。在实地评估后,工作人员为其设计了一款手指触碰式电动轮椅,灵敏度达到普通电动轮椅的近20倍。考虑到孩子颈部肌肉无力易导致脑袋歪斜影响美观,公司还创新设计了一款弯曲度更好的头靠枕,帮助孩子实现无障碍“行走”。
该公司还积极抢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机遇,加快推进整机生产项目,加紧与昆山其他高科技企业寻求更紧密的合作,在电动轮椅及眼控显示屏等特殊交流装置上进行适合国内市场的创新和研发。“除了卫生健康、残障服务等领域,未来我们还将大力进军为老服务领域,力争将更多好产品、好技术通过昆山这一窗口辐射至附近国家和地区。” 马库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