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十二五”期间,我市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三级跳”,2011 年、2013 年、2015 年相继跨越200 亿元、300 亿元台阶、400亿元台阶,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9亿元,为“十三五”开局夯实经济基础。
我市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等各项工作,全力驱动商品消费转服务消费、传统消费转新型消费,大力推动消费品市场稳健增长。连续五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内地最佳商业百强城市”。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明显的特色,电子商务、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市场持续升温。
培育商贸主体推动消费。全市限额以上企业现有392家,到2015年底销售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8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达到7家;金鹰国际等一批优质商贸主体建成开业,东誉城、四季青等重点商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全市建筑面积在5000 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已达66个。
发展电子商务拉动消费。打造马鞍山名特优农产品直销中心、“淘马鞍山”、大市当涂网、含山县名特优产品四大电子商务平台,以及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市软件园、饮马湖互联网创业城三大电商园区。全市应用电子商务开展商品和服务交易的企业和个体商户达6400 多家。2015 年全市电子商务零售额达到49.8亿元,同比增长24.2%。紧抓节庆活动刺激消费。积极发挥春节、中秋、端午、国庆等节假日效应,组织全市商家开展各类促销活动达260 多场次,组织县区等载体单位举办各类展会480 多场,对拉动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便民服务方便消费。打造15 分钟便民商圈,实施“五位一体”便民服务工程。全市新建城乡连锁便利店253 个,新建和改造标准化菜市场15 个,建成社区直销菜店12个,培育家政龙头企业4 个,新建放心早餐店300 家,为市民营造安全、便利、实惠的购物环境。
围绕诚信体系建设保障消费。商务、公安、工商、知识产权等部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市场得到有效净化,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指导大中型批发、零售、餐饮、典当拍卖等行业实行信用认证和等级评价,开展诚信示范企业申创活动。(记者 季晨辰 通讯员 何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