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仙桃投资增速领跑全省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继去年入库税收7909万元后,真巧食品又在谋划新动作。3月3日,真巧食品总经理助理文辉说,占地80亩、投资1.5亿元的扩规项目即将开工,瑞阳大道上一块荒地很快会变成一片厂房。
“十三五”开局之年,仙桃大地处处有风光——在仙桃国家高新区临空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53亿元的华润仙桃电厂正在建设。在彭场镇,新发塑料投入2亿元的两个新厂,已经建成投产,这一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制布“航母”又添动能。
与之对应的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15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69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税收占比达到80%,在全省仅次于武汉;完成外贸出口6.89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居全省第2位;全市工业累计用电12.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7 %,居全省首位。
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尤为可喜的是,投资结构得到显著改善。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2014年的2.1:78.7:19.2优化为2015年的3.4:75.3:21.3。去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33.5亿元,同比增长40%;全市民间投资完成332.7亿元,同比增长38.9%。
投资的快速增长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蓄后劲、促发展提供了有力硬支撑和强大正能量。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22家,税收过千万元工业企业达到26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67亿元,同比增长10.9%;工业增加值增长9.1%,居全省第6位。
这些关键经济指标表明,在全国全省投资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仙桃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正焕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与动力。
在围绕引入增量、调优存量、提高质量、壮大总量发力的进程中,仙桃持之以恒提高“制度供给”水平。
去年7月,仙桃海关正式开关,出口企业可就近享受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等通关便利。去年12月,仙桃高新园区成功晋升为国家高新区,为企业带来更多政策“红利”。
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持续开展“双百”和“双千”活动,34位市领导、855名机关干部深入企业调研帮扶,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
不止真心实意服务,我市还对企业给予“真金白银”支持。财税部门全年共争取县域经济调度资金8.8亿元,对市属135家重点企业实行精准扶持;注资9700万元做大财政担保平台,为158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近10亿元;充分利用财政间歇资金,帮助45家企业“过桥”续贷近12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安排支持企业发展资金3.6亿元,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电子商务。扶持欧华达、天蓝地绿、展鹏新材料等10家企业相继在新三板、四板挂牌上市,并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仙桃食品加工”板块。
高点出发更昂扬。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5%、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
当前,仙桃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2月23日,总投资77.38亿元的13个项目集中开工。一批新材料、电子、食品、物流、清洁能源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总投资达到110亿元。(记者 尹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