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全国人大代表朝克:强制治理城中村“脏乱差”变“净齐优”

来源: 华讯网 发布时间:2016-03-09

华讯网北京电(记者 李慧芳  祝阅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朝克说: “城中村”在我国的各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城中村”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环境“脏、乱、差”,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文明、环保、绿色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中村改造被提上日程,但相关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问题的解决层面上。甚至是出现整治一阵子,然后放下不管,任其自由自在自然发展。结果,在某些“城中村”,“脏、乱、差”的情况越演越烈,甚至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老大难”,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城市环卫和人民生活质量。天一热,城中村就会因为“脏、乱、差”发出各种异味、臭味。天一冷,城中村为了取暖和烧火做饭,什么都烧,烟味弥漫。特别是到了夜晚,冒出呛鼻子的黑烟。由此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和环卫。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狠下心来坚决予以治理,彻底解决城市环保问题及环卫死角,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朝代表说在这次两会我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按照“政府主导、区域统筹”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依据彻底改造或取缔“城中村”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布局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城中村”生活环境、活动场所、经营范围进行有效化、长期化、规范化、现代化、城市化管理,或者完全彻底地进行取缔。在此基础上。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必要时,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区域联动,狠抓落实,下狠心解决。

2,进一步有效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环境“脏、乱、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极其落后,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基础设施,水电都是临时性供给或根本就没有供给条件,卫生及排污设施奇缺,人口密集又杂居,难以满足现实生活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生活化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鼓励、放权社区各有关部门,经过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同时给“城中村”居民的移居或搬迁提供人性化、合理化的服务。

3,要不断强化入心入脑的教育引导,鼓励“城中村”村民积极踊跃参与生活环境的改造和提升。为此,有必要让社区街道牵头,在“城中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城中村”改造或彻底取缔工作,使他们从被动被拆迁变为主动参与。让“城中村”村民真正感受到这项工作,对于他们的生存、生活、生命密切相关环保、环卫的重要意义。

朝代表还说:解决好“城中村”对于城市环境建设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对于城市环卫工作同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效益。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