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盐城组织工作服务“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3-09

【导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干部工作构建形成“1+18”制度体系,党代表任期制18项创新举措逐一落地,“515”人才计划取得开局大捷……

原标题:从严从实 凝神聚力

——全市组织工作服务“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纪实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干部工作构建形成“1+18”制度体系,党代表任期制18项创新举措逐一落地,“515”人才计划取得开局大捷……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组织工作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主线,聚焦“三先追求”,聚力“五大盐城”建设,为“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践行“三严三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扭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生命线,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

我市坚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引导党员干部学而信、学而化、学而用,切实做到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印发一把手“八带头”责任清单,探索融入式教育、“1+X”专题学习研讨模式,推动专题学习研讨会有互动、有辣味、有实效等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肯定推广。

以上带下,行胜于言。市委书记朱克江以“弘扬‘铁军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人”为题,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堂深刻而又生动的专题党课,既是精神补钙,又是有力动员,推动了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高质量启动。

其他市领导纷纷跟进,全部为分管领域和所在单位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广大党员干部表示,专题教育党课不照本宣科,不泛泛而谈,既入情入理,又入脑入心,既讲出了精神共鸣,又讲出了昂扬斗志,提了醒、鼓了劲、加了油,成为践行群众路线、强化作风建设、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坚持知行合一,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三严三实”在盐城落地生根,是市委的坚强决心,也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目标。市委常委带头,结合“三解三促一加强”、结对进驻党代表工作室等活动,认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一线听取意见,扎实查找“不严不实”问题。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共排查出“不严不实”问题1326条。并且,按照整改有目标、推进有措施、落实有责任、完成有时限的“四有”要求,逐条逐项分析研究,硬化细化整改措施,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推动整改落实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红色资源是我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市委注重挖掘运用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弘扬铁军精神、传承优良作风”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以思想建党补足精神之“钙”。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挂牌成立,新四军纪念馆入选全省首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被中组部确定为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已承接省内外112个培训班、9600多人次的现场教学任务,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大规模、常态化培训干部,市县镇村四级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每周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机关“周一大讲堂”、基层“星期六党校”学习,一年来培训各级干部6.5万人次。

狠抓选贤治吏,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我市坚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准绳,把严的标准、严的程序、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穿干部选、培、用、管全过程,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全市组织系统牢牢把握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要求,把市委倡导的“老实人不吃亏、正派人受尊重、优秀人得重用”的用人导向鲜明地树立起来。

突出以德为先。出台严格干部德的考核实施办法,构建定性与定量结合、正向与反向互补的指标体系,通过民主测德、访谈问德等“七步考德法”,全面准确掌握干部德的表现。

突出改革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新要求、绿色发展新路径,优化实绩指标体系,改进考核评价办法,加大转型升级、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指标权重,完善差别化考核办法,注重考准实际工作成效和个人努力程度,激励各级干部勇于担当、务实进取。

突出重抓党建。将“强基惠民”列入目标任务绩效考核,设立党建工作单项奖,推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评比表彰“党建工作好领导”,做到述职述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

突出基层一线。大力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百千计划”,深入推进拓源提质“四百工程”,市县联动选派500名年轻干部驻村下访,着力构建“干部到基层锻炼、人才从一线选拔”的培养选拔链。

突出严密程序。出台“1+18”干部工作制度规范,动真碰硬抓好职数预审、廉政审查、超配干部整改消化等工作,坚持干部选用全程纪实、全程审核,以规矩规范促进公正公信,加强制度建设从严选用“好干部”的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

干部选得好,更需管得严。在从严培养选拔的同时,我市把从严管理监督作为干部工作关键性、根本性举措来抓。

——建立市委书记接待干部日制度,全面推行处级干部履职约谈,把与干部谈心谈话和组织提醒、函询诫勉等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加强经常性关爱提醒。

——积极探索推动干部能“下”的有效途径,有关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推介。

——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组建市属企业监事会,制定国有企业外派监事办法,推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人员合理流动。

——动真碰硬抓好专项整治,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编不在岗、调动工作不转工资关系、到龄不办退休手续、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任)职全部清理到位。

——严肃乡镇干部日常工作、住镇、值班纪律,有效防范乡镇干部“走读”问题。

——建立健全“12380”信访、电话、网络、手机短信“四位一体”举报平台,拓宽发现问题渠道,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

压紧党建责任,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强起来、实起来。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制定出台盐城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48项改革举措逐一细化分解,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按照时序进度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制度改革工作开展,谋远固本抓基层,与时俱进强基石,有关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重点党报党刊宣传报道。

——牢牢把握中组部推进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联系点的契机,打造教育培训、履职尽责、宣传展示“三个平台”,探索印证了党代表提案提议、决策听证、询问质询等18项工作创新,积极发挥党代表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党的自身建设和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四个作用”,得到中组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紧紧围绕突破重点、难点工作,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实现党员教育常态化、为民服务长效化,这一做法成为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优秀推广案例。坚持釜底加薪,加大基层投入,每年拨付6000万元用于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和整治帮扶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11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基本实现新“八有”目标。认真开展党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从源头上治理党员组织关系“空挂”、“失联”等现象,健全完善“评定升”工作机制,探索了疏通党员出口的“盐城模式”。

为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我市全面实行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明确一批重点项目、创新项目和基础项目,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深入实施抓党建“七一工作法”,推促各级党组织书记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要事项亲自谋划、重大活动亲自推进。出台县镇村三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市委书记带头,推动县(市、区)委书记定期主持召开抓基层党建和机关党建述职评议会,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牢记主责、聚焦主业,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集聚第一资源,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江苏沿海中部枢纽,盐城经济稳健增长,每年登上一个新台阶,去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创新驱动离不开人才引领,转型发展更需智力支撑。我市以实施“515计划”为统揽,通过大规模集聚人才、普惠制吸引人才、集成化服务人才,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全市人才队伍呈现数量大幅扩张、质量明显跃升的态势,人才工作综合位次在全省不断前移。

凝聚合力齐抓人才。市委书记与各县(市、区)委书记签订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兼顾各地发展实际,分档设定人才投入、人才招引、载体建设、环境优化等10个方面的刚性任务。加大人才工作在全市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将人才专项资金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数量等,纳入县(市、区)综合奖考核内容,组织县(市、区)委书记进行“专项述才”,评比表彰人才工作先进县、人才工作好领导,以鲜明的考核导向引领形成重视人才的价值取向。

打造品牌集聚人才。启动实施“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整合和创新28项人才激励政策,三年投入40亿元,每年引进5万名大学生、1万名专门人才、500名领军人才,率先将人才引进的范围由高层次人才向大学生群体和专门人才延伸,广泛吸纳各类人才。以“敞开心扉、广纳英才”为主题,赴上海举办第五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先后开展8个人才项目·资本专场对接活动,峰会共签约引进高层次人才328名,与20家上海高校院所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去年,全市共引进各类高校毕业生53751名,专门人才10426名、领军人才427名。同时,将实施“985”高校村官工程纳入全市人才工作大局,去年全市共选聘108名“985”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优化环境服务人才。整合服务资源,构建政策集成、资源集约、服务集中的人才服务平台。设立“515人才服务窗口”,开辟网上办理服务。联合江苏银行制作发放三星、四星、五星级人才绿卡,所有人才激励资金直接拨付到人才绿卡上。为领军人才提供“八个一”精细化服务,保证各类人才生活舒心、工作安心。集中力量抓好国家和省级重点人才项目申报,通过细致的组织、周到的服务,实现重点人才项目数量、质量同步提升。去年,全市共申报入选省“双创人才”24人、“双创团队”2个,均排名苏北第一;马丁·格林哈尔什博士、海因茨·戴恩博士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数在全省外专项目名列第一;全年共争取省级以上人才项目资助资金3035.6万元,同比增长47.7%。

潮涌恰逢赶潮人,风劲正是扬帆时。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是市县乡集中换届之年。新的一年,全市组织工作必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创业、开放、生态、幸福、厚德“五大盐城”建设,砥砺前行,勇攀高峰,续写新篇!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