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财政资金更多流向“短板” 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6-03-10

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据新华社电 “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坚持过紧日子”“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连日来,代表委员在审议审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时,围绕“钱怎么花”这一话题进行了审议和讨论,谈切身感受,抒真知灼见。

财政资金更多流向“短板”

“今年预算报告通篇贯穿五大发展理念,与政府工作报告紧密衔接,其中,在保障民生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这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财政厅厅长胡强说。

胡强代表说出了很多两会代表委员的心里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每一笔钱花在明处、用在实处;预算报告提出,要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代表委员研读报告,了解到财政资金之水将更多流向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生态、扶贫等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上时,普遍“点赞”。

“今年我准备了一个促进基层公共文化共享的建议,在审议预算报告时看到里面正好也有这一项,我非常欣慰,这说明我们政府对基层的诉求非常明白,而且给予了回应。”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余梅说。

“在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对民生的投入安排一点没有减少,一方面体现了关注百姓,解民生之忧,排民生之难的情怀和魄力。另一方面,从现实来讲,不少民生领域也确实需要加大投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咏红举例指出,江苏省决定在2014年各级政府财政投入555亿元的基础上,确保对卫生计生投入到2017年达到1000亿元左右,这就要求每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

是时候还农村的欠账了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儋州市政协主席邓泽永结合自己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说:“现在城乡差距依然很大,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该加大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归还农村欠账的时候了。”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

(执笔记者王宇,参与采写记者韩洁、安蓓、李延霞、刘奕湛、何欣荣、郭强、商意盈、赵叶萍、高亢、李鲲)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