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泮河大街英雄山中学附近,市民参加植树活动。记者 陈阳 摄
在泮河大街英雄山中学附近,老同学们相约一起参加植树活动。记者 陈阳 摄
在泮河大街英雄山中学附近,志愿者们一起参加植树活动。记者 陈阳 摄
最泰安中华泰山网记者 张隆德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岁月如梭,弹指一挥三十三年,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两鬓斑白。再聚首,昔日的同班同学盘算着一定要找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做点有纪念意义的事。3月12日植树节,市园林局联合“最泰安”全媒体在泮河大街沿线开展植树共建活动,邀请市民参加。借此机会,9名1981届的初中同学在班长的组织下,一起做了志愿者,参与植树共建。
9名老同学33年后相聚植树
12日一早,市园林局联合“最泰安”全媒体在泮河大街一标段沿线开展植树共建活动,近百名志愿者栽树、松土、浇水,帮助30多棵法桐安了“新家”。
记者在植树现场看到,参与植树共建的市民有个人单独参加的,也有单位一起组织参与的,其中还一个“特殊的组织”。“我们都已经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回想起当年一个个片段,都成了联结我们友情的纽带。”在这9个人的自发组织里,靖永军不单单是活动的发起者,也是昔日的班长。
“我们9个是泰安新华中学1981届的同学,自从毕业之后,大家已经33年没见过面。”靖永军告诉记者,初中毕业后,由于当时通讯手段并不发达,大家也逐渐失去了联系。从去年开始,靖永军通过电话和微信,先后与老同学取得联系,并组建了班级群。眼看班里的老同学找到了超过三分之二,靖永军决定找个机会让大家见个面。“此前我们小范围聚餐,商量着一定要把在泰安的同学聚集起来,做点有意义的事,纪念我们的青春。”
植树节之前,靖永军的同学王秀红通过“最泰安”泰山晚报微信公众号看到了消息,并将报名信息分享到班级群里。没想到,消息刚一发出,便得到了靖永军和同学们的认可,大家决定聚集泰安的同学,做植树志愿者。
就这样,9名昔日的老同学来到植树现场,虽然已经年近半百,但是大伙干劲十足,不一会就把一棵树径14厘米的法桐栽入树穴,松土浇水。“植树活动我们共同参与,这也算是个开端,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参加社会上的公益行动,发挥余热,也以此维系同学之间难舍的情谊。”靖永军说。
“最泰安”志愿者将长期守护公益林木
“植树可是一个技术活,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还要确保美观。”现场园林项目经理卢峰说,此次种植的法桐和青年路两旁的是一个品种,能活数百年,且粗枝大叶绿化效果非常好。等几十年下去了,整条泮河大街绿树成荫,每个参与植树的志愿者们都能拍着胸脯说,“这有我的一份功劳。”
卢峰一边向大家介绍种植方法,一边说明树木的朝向。“将树放入坑中,扶正后加土,并在加了一半土以后,把树苗向上微提一下,这样能保证树的根全部朝下,并且还要不断把土踩实。”志愿者根据树木的长势,将树干弯曲的部分一致朝向西侧,并安排专人使用竹竿将树干与路缘石对齐。一上午时间,近百名志愿者相互配合,将30余棵树径12厘米至15厘米粗的法桐种植完成。
在此过程中,市民赵林林和她6岁的儿子郭济铭一起参与植树,在母亲的指导下,每当树苗植入树穴,郭济铭都会细心的从中挑出红砖或水泥沥青块。“树木要在这里扎根,这些建筑垃圾不能给它提供养料,还可能阻碍根系的生长。”郭济铭作为一名儿童志愿者,帮助十多个树穴清理了垃圾。
此次植树完成后,该区域还将栽种灌木等绿化苗木,形成绿化带,参与植树活动的志愿者将不定期前来养护绿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