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访网》全媒体记者 查章维 李洁明
日前,国家级邓小平特型艺术家、中华仿邓体书法第一人、邓小平理论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江世龙先生为中访网题写了网名。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为专注于精英人物报道的全媒体《中访网》做了一次生动的注脚。
江世龙此次主动为中访网挥毫泼墨,鉴于前两幅不太满意,而共写了三幅,做事的严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身为邓小平特型演员,江世龙除了研习伟人邓小平的书法字体,还时常创作国画。当记者赞叹这位艺术家才多艺广时,江世龙却谦虚地笑称:“刚刚开始学习!”
邓小平特型艺术家江世龙为中访网题写网名
出演世纪伟人邓小平:多才多艺、神形兼备
作为湘西籍的特型演员,江世龙认为一位人民艺术家,必须多才多艺。江世龙所具备的才艺,在广州军区某部文工团服役时期,就开始显山露水了。当时入伍的江世龙年仅16岁,因为歌唱得好,江世龙被授予“战士歌唱家”荣誉称号,在部队还荣立过一次三等功。尽管已经“立功受勋”,然而江世龙却走上了一条“特立独行”的演艺道路。
1989年,江世龙所在的文工团排演话剧《大别山的情怀》,他被选中饰演伟人邓小平。国家一级编剧、文工团总导演张谦教授观看演出后,赞扬江世龙神形兼备,而这是江世龙第一次扮演邓小平。此后,江世龙便开始以“邓小平特型演员”的身份登台亮相。
在解放军服役期间的江世龙
除了在《接龙桥畔迎亲人》《伟人走进中国黄花第一村》等话剧,《小平您好》《再唱春天的故事》等歌曲MV,以及《春诗》《小平在孝义》等影视剧中饰演邓小平外,江世龙还参加了《世纪伟人全球行》等100多场大型综艺演出活动。
《邓小平登黄山》电影工作照
出演过这么多场次的“邓小平”,最令江世龙难忘的还是电影《邓小平登黄山》的出演经历。2015年11月,第十一届中美电影节在美国好莱坞开幕,电影《邓小平登黄山》获入围提名,而这部电影中就有江世龙的身影。主演卢奇荣获“最佳特型演员”奖,而作为卢奇的替身演员,江世龙同样功不可没,他通过侧面和背影演出了邓小平同志的光辉形象。陡峭的悬崖边,湿滑的岩石上,这些高危情景的镜头里,是江世龙的坚挺身躯。作为党中央确定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三大影视项目之一,该部影片可谓体现了伟人邓小平的健康、胆略与卓识,电影中的“健康、胆略精神”,就有江世龙的贡献。
江世龙与邓小平女儿邓蓉在黄山
研习邓体书法艺术家:德艺双馨、言出必行
凭借扮演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江世龙的名气与演艺事业一样日渐升温。在生活中,有许多粉丝称呼他为“邓主席”,江世龙却会马上纠正他们,并说叫他江老师就可以了。
江世龙的家人非常支持他从事邓小平特型艺术表演,但在日常生活中,江世龙不会刻意模仿伟人邓小平。从事特型演员演艺,最难把握的就是戏里戏外角色的转换。“我个人认为回到现实中就是我自己,就不要有伟人的任何痕迹,而舞台上必须是伟人。也就是说,生活中需低调,而舞台上要高调。如果生活中处处摆出伟人的架势,就会脱离人民群众,还会受到大家的厌恶。”江世龙还谈到,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与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广大革命先烈所付出的鲜血与生命的代价不可分割!扮演邓小平等世纪伟人,就是为了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历史,让大家缅怀世纪伟人,从而倍加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江世龙借用朋友的话说,除了自己的身高比邓小平同志略高外,其它都很像的。在他看来,扮演伟人不一定要和伟人一模一样,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指纹一样,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只要有对伟人的崇敬之感,只要认真宣传伟人的思想,并按照伟人的高尚情操,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己就无愧于扮演伟人角色的光辉形象。”江世龙还认为,一个伟人角色的成功扮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认真扮演好一个角色,甚至是一生经历的全部付出。
江世龙在邓小平雕像前
言出必行,从2011年开始,江世龙除了系统临摹研习邓小平的书法字体外,还学习创作国画,并阅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社会经济学》等伟人思想著作。
江世龙告诉《中访网》全媒体记者:“常言道,字如其人,如果只是单纯模仿伟人的表演,还不能更深层次地扮演好伟人,就要从伟人的墨迹来体会伟人的思想意境。因此我就特别注重对伟人的书法进行模仿,模仿伟人书法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把握住伟人的精气神。曾有专业书画家看了我的书法作品,他们说我的创作是邓体书法艺术。我纠正他们说,我应该是仿邓体书法爱好者,不能妄称所谓‘家’的。”
创办江世龙慈爱基金:精准扶贫、爱心助学
特型演员因其扮演的都是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有专家撰文分析称,随着化妆技术的提高和观影需求的改变,形貌基本相似将是最基础的条件。作为人民的表演艺术家,其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公众形象会受到社会进一步关注。爱国爱人民是我们应该弘扬的主旋律,作为中共党员的江世龙,认为特型艺术家不仅要有政治的高度,为人的思想要与党、国家以及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更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邓小平特型演员江世龙与朱德特型演员王伍福
“一位真正的特型表演艺术家,每天都要努力的学习和勤奋的工作,更要具备正能量,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才能演好伟人。”在安徽黄山拍戏期间,江世龙就与最富盛名的特型演员卢奇学习表演,还与朱德特型演员王伍福、歌唱家蒋大为,以及相声演员李金斗等演艺界人士交流切磋,学习演艺经验。
“我觉得作为人民艺术家,就应该将自己的艺术事业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的土壤里,艺术事业才能更加接地气,才更加有生命力。因为我是人民军队培养出来的艺术家,所以自己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就应该回报人民,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江世龙谈及创办以自己姓名为名字的慈爱基金时如此说道。虽然江世龙慈爱基金在2015年11月20日才宣告成立,第一笔爱心款也于同年12月9日送出,但是江世龙的爱心之路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期就铺开了局面。
通过参加伟人特型演出,并以个人名义举办书画义卖展,江世龙将自己的收入除开生活日常开支,其余则用来进行精准扶贫和爱心助学。江世龙透露,慈爱基金计划湘西爱心助学每年的费用达到10万至20万元人民币。
江世龙在书法作品义卖活动上现场创作
尽管目前将主要精力用于慈善事业,然而江世龙并不否认公益事业对于自己演艺事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江世龙认为回乡支持家乡的发展,建设好家乡同样重要,尤其是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调研时,首次做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后,便加紧步伐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
“我们国家只有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了,才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的慈爱基金的扶贫战略,以后走出了湘西,还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扶贫,因为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地方的老百姓需要帮扶。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救助湖南湘西考取高中而没有钱读书的品学兼优的孩子们。”正在湘西进行慈善助学的江世龙说。出生于湘西凤凰县新场乡的江世龙坦言,湘西扶贫任重而道远,“因为我是湘西人,所以我对于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有一种难以割舍的赤子情怀!”这让记者不禁想起伟人邓小平的经典语录:“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还未迎来高考季,江世龙的爱心助学行动,已经走在了一般人的前列。扶贫是江世龙慈爱基金全国性的战略部署,也需要更多爱心企业家和爱心艺术家等爱心人士共同捐助。
今年春节前,江世龙回到凤凰古城过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昌刚代表自治州领导班子成员前来慰问。在了解了江世龙的演艺和慈善事业后,即兴赋诗一首,并亲笔题写在宣纸上相赠,表达了对江世龙扮演伟人邓小平的激励和肯定:
大江生世龙,合水学小平。
高坡飞仙鹤,虚心志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