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新昆山人”子女入学占比56.4%,年均新增学生1.5万人……伴随着城市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剧增,教育公平成为考验昆山的一道课题。教育是民生之基。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昆山不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细化政策举措,优化硬件设施,提升教育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3年,昆山出台《新昆山人子女在昆就读实施意见》,确定了27所公办中小学作为新昆山人子女指定学校。意见规定新昆山人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体现教育公平。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共教育政策随着教育资源趋紧进一步细化、优化,也更加人性化。而每一次政策的调整,无不以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无不最大限度地保障新老昆山人的共同权益。
细化政策举措,是昆山力促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将资源共享落在实处。数据显示,2015年完成16个幼、小、中学校建设,新增幼儿园学位3400多个、中小学学位16500多个,9所外来工子弟学校教育装备“提档升级”工程完成,发放外来工子弟学校扶持资金1880万元……这些措施的落实,让资源配置更优、区域差距更小、教育发展更均,让新老昆山人子女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发展成果。
教育基础设施是“硬件”,教育水平是“软实力”。为了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校际流动,昆山持续推动“结对扶持”、校长教师“置换式”轮岗、“教育共同体”专兼职督学、学前教育“1+1”联盟等举措,让师资力量配置进一步优化,办学水平进一步均衡,区域、城乡和校际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优质教育在昆山逐步普及。
让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使全体人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昆山孜孜不倦的追求。回眸“十二五”,一组“暖心”数字印证着这座城市作出的努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高校由“十一五”期间169所增加到247所,教职工、专任教师人数均增长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