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我市公布2015年七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3-23

原标题:今天是世界气象日,我市公布2015年七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老天爷对我市的影响还真不小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今天是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昨天,我市气象部门公布2015年七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去年,在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的大气候背景下,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略高;降水量北部地区正常,中南部偏多6成。暴雪、暴雨、雷暴、台风、雾霾、阴雨、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给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

暴雪暴雨致农业受损严重

去年1月28日夜里到29日,全市普遍降下中到大雪,南部地区更是达到暴雪量级。此次降雪过程的积雪深度明显,东台、大丰、市区和建湖在5厘米以上,东台最深达9厘米。积雪压坏农业大棚的塑料膜和支撑钢管,砸坏棚内青椒、韭菜、莴苣、马铃薯等生长成本较高的非季节性农作物,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去年我市6月24日入梅,比常年偏晚。入梅后,在短短7天内连续降下3场暴雨,尤其是6月24日和25日出现全市性的大暴雨,建湖上冈镇雨量达252.1毫米,为特大暴雨量级。盐都区、东台市以及建湖县仅7天的雨量就已超常年梅雨量。强降水给玉米、棉花、特种经济作物等旱作物,以及露地蔬菜带来不利影响,中部次高地和北部部分排水不畅地区的农田积水严重。

强对流天气频发,台风频繁

去年我市强对流天气频发,其中以雷雨大风为主,全年共发生13次雷雨大风,集中在春夏期间。7月14日下午,我市阜宁和射阳地区出现9到10级的短时雷雨阵风,阜宁县多个镇区发生灾情,受灾人口超过6300人,因灾死亡1人,受伤6人,若干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水稻和旱作物受灾严重,共计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

除此以外,冰雹、龙卷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也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灾情。

去年共有4个台风影响我市,较常年偏多。其中第13号台风“苏迪罗”作为近5年深入内陆影响范围最广的台风,给我市带来了较严重的风雨影响。8月9日夜间到11日早晨,我市南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中北部达到暴雨到大暴雨量级,大丰区西团镇雨量最大达466.7毫米,东台市安丰镇出现1小时71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同时还伴有内陆7到10级,沿海海面9到11级的偏东大风。强降水和大风造成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农田积水、树木折断、电线杆倾倒等灾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1000万元。

大雾阴雨影响交通、秋收

去年我市区域性大雾的天数为50天,较上年总体频次增加,强度也有所增强。尤其是秋季大雾频发,给交通造成了较严重的隐患。

去年11月4日至25日,我市出现了持续的阴雨寡照天气。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区雨日增加了7至10天、降雨量偏多2倍以上、日照时数为历年最少。持续的阴雨天气严重延缓了我市秋收秋种进度,各地较常年偏迟10天左右,为近30年最慢的一年。持续阴雨导致水稻倒伏,大型机械因泥土松软无法下田,部分水稻出现变霉腐烂现象,收割后的稻茬田过湿,无法进行小麦的播种。连阴雨后寒潮天气接踵而来,已播小麦遭遇低温,部分被冻死。

11月寒潮开启速冻模式

去年11月23日至26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出现寒潮天气。伴随着7级偏北大风、中到大雨以及北部地区的小雨夹雪,强冷空气一路南下,开启速冻模式,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幅度超过8℃,27日早上最低气温降至-5℃到-7℃,响水最低-7.1℃,创11月份历史最低气温极值,盐城市气象台为此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