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从今年1月开始,市物价局持续推进平价商店规范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市20家平价商店大部分已经完成监控摄像头安装工作,为平价商店信息透明再添一道保障。近年来,我市实现平价商店“从建到管”“从有到优”转变,促使“平价”更名副其实,让市民的菜篮子越拎越称心。
一种蔬菜一张“身份证”
价格便宜质量也“杠杠的”
3月17日,益群农产品枫景苑直销店店长高鹏飞忙着为顾客过秤、结账,进出的顾客络绎不绝。店里各种新鲜的蔬菜摆满了货架,其中,每一种蔬菜都有一张特制的“身份证”,上面详细标注蔬菜的产地、质量、等级和每天负责价格调整的物价员。
从2011年10月开始,我市推出农产品平价商店,确保每个商店每天至少有15个蔬菜品种按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20%进行销售。高鹏飞介绍,店内装有电子摄像头,方便市物价部门随时进行远程监控。
市物价局充分调动平价商店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平价商店经营主体市场化运作,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实行平价商店“每周一检”制度,发动社区、社会组织、热心市民等参与平价商店、明察暗访和考核工作,建立考核检查与资金补贴挂钩制度,使平价商店更好地取“信”于民。
农业龙头企业来“掌舵”
建设管理标准“调高一档”
不仅要“价格低、买得到”,还要“有的选、买得好”。作为我市最早的一家平价商店,都市农产品珠江直销店由昆山都市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直接托管运营。商店占地350平方米,不仅环境整洁,而且品种齐全,每天供应数百个品种的农副产品,其中仅蔬菜就达七八十余种。此外,商店还开设昆山土特产专售区域,并分销海峡两岸特色农产品,让消费者不出商店就可买遍境内外特色商品。
“高门槛”换来“高起点”。市物价局严格准入条件,引进我市“益群”“玉叶”“都市”等3家农业龙头企业开设平价商店,并推进大润发、欧尚、华润万家等各大型超市开设直销区,以实力较强、信誉较好的市场运营主体促进平价商店的良好管理和健康经营。市物价局还将经营面积、质量标准、店容店貌等经营管理考核标准“调高一档”,每月一次实地指导规范平价商店标识标牌、上墙内容、公示牌标价签等内容,并现场对店内设置、人员形象等进行打分,督促持续提升平价商店购物环境。
“一店一策”促业绩提升
前两月为市民节省240万元
3月18日,位于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的益群农产品平价商店一片繁忙,收银员忙得不可开交。去年,市物价局调整了益群的店面位置,将其搬入了居民集中,且周边相关生活配套较缺乏的蝶湖湾区域,使经营状况得到改善,一跃名列该类经营主体盈利额前三名。
去年,市物价局通过数据采集、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平价商店收支情况调查,及时了解20家平价商店盈亏状况、分析平价商店亏损原因,并现场“把脉开方”,“一店一策”给予经营者改善建议,推动平价商店业绩提升。今年前两月,全市20家农产品平价直销店(区)同比均有略微增长,共为百姓节省支出约240万元。
编 后
平价商店要想长期健康地运营发展,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必须在市场运作与惠民间真正找到平衡点。
对于平价商店建设,相关部门的职责在于营造一个公平有序、讲究法治、良性竞争的营商环境,尊重企业自主投资、自负盈亏,以及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扶持,引导平价商店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平价商店经营者来说,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力求收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把精力放在引入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提升科学管理,注重良好口碑的积累。农副产品的一时“让利”,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再“赚”回来。
作为消费者来说,建设好平价商店,也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可以通过现在已有的一些交流及反馈平台,将对于平价商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经营者,促进平价商店的建设不断完善,也让惠民更为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