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在市民文化广场,几乎每天都有自发组织的足球比赛。在这些踢球市民中,既有昆山本地人,也有新昆山人,他们相互鼓励,一起呐喊,其乐融融。
如今,在我市,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近年来,带着“如何让170万新昆山人拥有家园归属感、生活幸福感”的期许,我市主动作为,通过举办“昆山警方警营开放周”“安全防范送教上门”“欢乐文明百村行”新市民专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推动新昆山人融入昆山、共建美好家园。
法治服务伴你行,更安心
触摸真犬模型、体验特警武器装备、登上消防云梯车,昆山警方开展走进警营新昆山人专场活动,让新昆山人走进警营,了解昆山公安的发展历程,近距离观看和触摸警用装备,亲身体验消防水枪,过了一把“警察瘾”。
走进警营是昆山警方“警营开放日”活动内容之一。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昆山警方以每月9日所在的这一周作为“警营开放周”,从周一至周五,每天组织市民走进警营,这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新昆山人。通过参观110指挥中心、局史陈列室、巡特警大队以及消防大队等,引导新昆山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昆山人涌入昆山工作生活。由于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不太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常常会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为此,全市各区镇、各单位广泛开展一系列法治服务活动,加强新昆山人法制宣传和素质教育。市住建局牵头开办农民工业余学校,进一步增强新昆山人学法用法意识;市司法局通过昆山市农民工劳动法律援助站,切实为新昆山人提供就近的法律援助,切实维护新昆山人权益。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关爱活动送进门,更舒心
日前,一场“巧智绘本”亲子阅读活动在淀山湖镇淀辉社区举行,通过讲述绘本故事《彼得的椅子》,将亲子阅读方法传授给在场的新昆山人家庭。
通过类似亲子活动,让父母与孩子进行双向交流和学习,增进亲子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淀山湖镇妇联副主席朱敏华说,妇联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新昆山人父母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常常在家庭教育中碰到问题时无从下手。在此背景下,以“爱惜相伴,青苗茁壮”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服务活动应运而生。“我们每两个月会请专家,为包括新昆山人在内的家长上课,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学会与孩子沟通。” 朱敏华说。
在我市,像这类为新昆山人提供服务的活动还有很多,如社区创作节目文艺汇演、少年十佳歌手大赛和全市广场舞比赛等;市图书馆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举办“寻找小博士”活动,将流动图书车开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服务;举办“法治微电影大赛”“欢乐文明百村行”活动等。
自治管理当主人,有信心
家住周市镇睦和社区的王建平是一名新昆山人,因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每天他都会主动在小区开展义务巡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社区。
睦和社区外来人口占70%以上,人员流动性大,问题也相对较多。社区只有7位工作人员,很难有足够的精力为社区居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幸好,我们社区有13个草根组织。” 睦和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永芳说,这些草根组织组成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新昆山人。今年63岁的王建平是“连心桥读书议事会”队长,他告诉记者,开始他们也就是在一起读书,讨论时事热点问题。渐渐地,在社区引导下,议事会队员开始主动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
近年来,一系列惠及新昆山人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新昆山人融入昆山、共建昆山的信心和热情。68岁的新昆山人张亚贤在周市镇康泾湾社区带头组织“老舅妈”调解队;63岁的新昆山人陈庆国不仅是娄江社区老年舞蹈队队长,还是娄江社区“红袖标老年巡逻队”“爱心志愿服务小队”队长;“80后”新昆山人王孟林、周雷夫妇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一干就是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