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向来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昆山,在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实现“凤凰涅槃”。3月28日,昆山市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揭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融资基金、机器人产业和智能制造投贷联动基金签约,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科技与金融、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诸如“一中心两基金”这样的创新之举层出不穷。尤其去年以来,昆山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做足做实“插柳成荫”“老树开花”“腾笼换鸟”三篇文章,巧解瓶颈制约之难题,经济发展实现质与量的新跨越。
“插柳成荫”柳成行
集聚“千人计划”人才102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3家
日前,中组部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入选名单确定,我市3人入选,分获“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企业创新人才称号。至此,昆山“千人计划”人才数量破百,达102人。这是昆山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力促转型创新的写照,也再次印证昆山已成为人才集聚高地、创业创新家园。
“引进一个领军人才,集聚一个高端团队,兴办一个优质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链式效应,使人才实现了“集团作战”,引发了昆山经济的聚变效应。北大教授梁子才来到昆山创建瑞博公司,将小核酸产业的火种引到了昆山。而今,昆山已打造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小核酸产业研发生产基地。
插下一根“柳”,收获的是一片创新丛林,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小核酸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以集群态势拔节速长,为昆山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插下机器人这根“柳”,规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园,昆山集聚了德国库卡、意大利柯马、华恒焊接等30多个国内外高端机器人项目,总投资超15亿元,引进相关领域“千人计划”人才8人。
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昆山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今年年初,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昆山机器人产业项目及协同创新联盟项目分别签约落户开发区和花桥。其中,哈工大机器人昆山产业基地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智慧工厂等研发、生产、销售;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未来3年将引进机器人产业各类企业50家左右。
去年以来,共有225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定公示,至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03家。光电、高端装备、软件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企业已经超过2500家,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
“老树开花”花满枝
318个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
“老树开花”是昆山转型途中的动人风景,也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达到“花开满枝”,企业通过加工设备“大换血”,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
从原料仓库到生产车间,遍地机器人、机械手自动化牵引车辆高效作业,这是昆山沪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的车间一景。“机器换人”投资近1亿元,减少473名工人,每年节约人工成本近4000万元,两年多收回设备投入成本。公司计划3年投入10亿元,流水线全部实现智能化,员工数控制到1000人。
“机器换人”,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了实惠,促使企业在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革新。去年,全市318个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龙腾光电、启佳通讯、淳华科技、联滔电子、科森科技等一批企业完成技改投资超1亿元。今年,我市将投入162亿元进行“机器换人”和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超过120项,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产能380亿元。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机器人产业“风生水起”。截至去年底,昆山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企业总数达206家,其中机器人整机企业29家、机器人零部件企业47家、智能制造和设备企业130家,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从包括机器人整机,控制器、视觉系统等关键件,到“机器换人”等系统集成和应用的产业链。
增资扩股、重组嫁接、盘活存量、就地转型,“老树开花”的企业比比皆是:福伊特、研华科技等在品牌创建、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神达、正崴等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销售总部;威富、统一、建大等建立区域、销售、研发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总部。
“腾笼换鸟”鸟更壮
淘汰“三高一低”企业151家,腾出土地5198亩
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昆山建立“腾笼换鸟”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依法停产关闭、搬迁转移、兼并重组、盘活调整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安全风险、低产出效益的“三高一低”企业,为产业结构调整腾出用地、能耗、环境容量等空间。
腾笼换鸟,鸟更壮。四年前,台湾六方集团投资设立德朋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美元。去年,德朋收购昆山旺盛制衣有限公司闲置了三年的厂房,注册资金增资至1000万美元,总投资增资至2392万美元,计划年内新建2万平方米厂房,新增各类自动组装机、冲床等设备5000万元,今年销售预计将突破5亿元。
以“腾笼换鸟”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昆山的不懈追求:至2020年末,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超过2014年,实现建设用地规模“零增长”和“除市政功能设施建设外,实现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零增长’”成为土地资源的“底线”。
“腾笼换鸟”以凌厉之势,划出一道为产业结构调整腾出用地、环境容量等的崭新线条。昆山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彩华集团在美国投资设厂,经过10年发展,世界包装有限公司去年实现年产值3亿元。好孩子集团连续并购欧美顶级品牌,在奥地利维也纳、美国波士顿、德国纽伦堡等地设立八大研发中心。
2015年,我市淘汰“三高一低”企业151家,腾出土地5198亩,盘活存量用地6333亩。更重要的是,“腾笼换鸟”改变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