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文明作伴,赏花莫“伤花”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3-31

“桃花节”“樱花节”“郁金香节”……眼下,正值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我市不少区镇也都掀起赏花热潮。然而,在美丽的乡间田园画卷中,却出现一些令人痛心的不文明行为,大煞风景。

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与如画风景不和谐,而且还折射出市民的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连日来,记者分头采访,捕捉不文明行为。同时,采访相关部门,看他们如何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确保花美人也美。

【现象】

现象一:践踏花田伤花草

日前,巴城巴解园内200亩品种各异的郁金香竞相怒放,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花海奇观,大批市民及游客纷至沓来,欣赏其美景。然而,在赏花过程中,市民随手摘花、踩踏花田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3月26日上午10点,记者在巴解园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郁金香花田前合影留念,也有部分市民并不满足在花前留影,而是想尽办法踏入花丛中拍照。尽管花田中央竖有醒目的“爱护花草”警示牌,但他们全然不顾,走到花田中,扶着花朵亲密合影。由于空间有限,一些郁金香花枝被折断,还有些根部被踩坏,很是惋惜。

在森林公园、亭林园内,记者同样看到一些花田被随意践踏。在亭林园的几处郁金香花丛中,都留有明显的踩踏痕迹。亭林园内的养护工人告诉记者,经常能看到游客随意跨栏杆进入花丛拍照,拍完离开后,原本娇艳的花朵则东倒西歪,甚至被踩坏。

现象二:攀枝折柳煞风景

3月26日下午,记者走进周市樱花园,怒放的樱花如云似雪,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如画的美景中,也出现攀爬樱花树、采摘折枝等煞风景现象。

在园内的一处樱花树下,一位年轻的家长直接将小孩抱上枝头让家人拍照留念。没过多久,两个小男孩又顺着景观石一前一后爬上樱花树,双臂吊着树干来回晃动,玩得不亦乐乎。记者还注意到,一些市民为了和樱花合影,直接掰下高处的樱花树枝凑近自己,以达到最美效果。

在张浦三家村水景桃园、上昆氏梨园等农庄,类似的不文明现象也时有发生。负责三家村水景桃园园区管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巡园中,确实会发现桃树被折枝、桃花被采摘的情况,不仅破坏了环境,增加了管理难度,也影响了他人出游的心情。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对赏花时的不文明现象持反对态度,但也有部分市民承认,自己也曾有过不文明行为。

现象三:乱扔垃圾脏环境

除了践踏花田、摘花折柳,在赏花游玩过程中乱扔垃圾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3月27日中午,在风景怡人的阳澄湖公园,一群年轻人正在几株垂丝海棠树下聚餐。记者看到,草地上堆放着各种食物和饮料,不少人将吃剩的水果、食品袋以及果皮等垃圾随意扔在地上,与公园环境很不搭调。“这些人真不讲究,吃完东西也不知道收拾,把草地都弄脏了。”一位经常来公园锻炼身体的大爷告诉记者。

在千灯大唐生态园内,前来观赏油菜花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行走在田间小路上,发现田埂上、菜田里随处可见果皮、零食袋等垃圾,使原本干净的路面变得一片狼藉。一名在园内捡拾垃圾的保洁阿姨告诉记者,入春后园内的垃圾量明显增多了,比平时多好几倍。

“生态园内布置了不少垃圾桶,但有些游客就是不自觉,随意乱扔垃圾。”保洁阿姨无奈地说道。

【调查】

“那么漂亮的花儿也舍得下手攀折,还乱丢垃圾,真的是太不应该了,应该多多曝光这些不文明行为!”一些恣意伤花、煞风景的行为,受到许多市民的指责。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各大公园、赏花活动主办单位均采取种种措施,杜绝“伤花”“毁花”现象的发生,但仍屡禁不绝,管理困难重重。

原因一:公共意识的缺乏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原本是珍惜时间之意的诗句,如今却成了一些“伤花”者的“口头禅”。这说到底是公共意识的缺乏。

记者在森林公园采访一位采摘樱花的女子,问及为何采花时,她不以为然地说,这花是公共财产,属于大家的,采了也没事。

一位从事公共管理研究的专业人士认为,从主观方面说,恣意伤花等不文明行为的出现源于个人文明意识的空白。许多人通常在赏花中追求一种“忘我”的状态,什么社会文明公德纷纷抛诸脑后,尽兴享受就是宗旨。而且还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只要有一个人破坏或乱扔垃圾,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同时,把花花草草当作“公共财产”或“共用地”,把对它们的破坏和污染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认为不对这片“共用地”做点损害,自己就吃了亏。

原因二:约束机制的缺失

从某种程度上说,赏花不文明行为的产生既有市民自身素质的问题,也暴露了公共秩序约束机制的缺失。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公共场所缺乏正确的文明引导。如没有在一些醒目位置布置温馨提示或游园注意事项,无法正确引导市民文明游园。而且,忽视了对景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管理粗放,给不文明人可乘之机。同时,针对失责的管理者和失德市民监管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没有相关制度来约束不文明行为。

此外,有些公共场所管理模式老套,缺乏创新。心理学家威尔逊曾提示折花现象频繁的一公园管理者,用“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等警示语,代替“摘花可耻”“禁止折花”等直白的语言。从此,公园里折花的人骤然减少。威尔逊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花园的美丽需要人们用心灵的美丽来保护和保持,同样,你欣赏了他人品格的美丽与高贵,他自然就会付之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这就是著名的“护花原理”。然而,这一原理在我市不少公共场所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回应】

文明办:倡议市民文明出游

今年,我市将落实国家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及时采集、报送本区域内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同时,组建各类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文明旅游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广场活动。各景区、景点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岗亭)做到全覆盖,长期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活动与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引导游客安全出行、文明游览。

此外,加强景区文明旅游宣传,增设文明旅游提示牌,在景区醒目位置、售票处、入口处、游客中心等区域展示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向游客分发《文明旅游倡议书》,营造浓厚的文明旅游氛围;在车站、码头、旅游集散中心等游客聚集地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做好游客疏导引导,杜绝乱写乱画、踩踏破坏现象,以强有力的声势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常态化。

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将公园打造成文化宣传阵地

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通过现场布置文明指示牌、举办志愿者小背篓等活动,倡导市民文明游园,保护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同时,要求中心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环保垃圾袋,及时清理垃圾,并提醒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把自己产生的垃圾收集起来扔到指定的垃圾桶。

接下来,该中心将继续优化文明游园服务,一方面通过小标语、微博、微信形式倡导文明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四季阳澄风”活动,将文明旅游贯穿其中,加强景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文明旅游氛围。

张浦农村工作局:打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张浦镇举办的第二届桃花节“花·海·约”,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为了不让赏花变成“伤花”,保障果农的利益,桃花节期间,主办方邀请镇综合执法局、派出所及交警现场维护秩序,开辟停车场并设立指示牌等,提醒游客注意秩序,文明赏花。

同时,多举措深入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把文明旅游与打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相结合,引导广大游客把文明旅游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提高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意识,营造干净整洁的旅游环境,打造积极向上、文明有礼的旅游新风尚。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