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灯塔村唤醒“沉睡”的土地纪事
绿草茵茵,花香四溢,一栋栋靓丽的小洋房整齐划一地矗立在绿化丛中,犹如城市小区。“如果不是得益于‘村庄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我们村就不会有现在的漂亮模样。”德清舞阳街道灯塔村党支部书记赵忠海说起村庄变化,声音不由得就响了起来。
灯塔村有400多户农户,人多地少,加上没有企业,村容村貌落后,村集体经济也一直薄弱。
集体经济不富裕,村里的很多事业就没有办法做。看着周边村庄一天一个变化,村干部们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2年,县里推行“村庄土地综合整治”,这给灯塔村带来了机会。
项目不但可以争取到上级补助,还能通过村庄复垦等得到相应的资金,同时能节约土地,改善村貌,壮大集体经济。一举数得的好事,在村里一传开,干部村民都非常拥护。
村庄怎么整?在上级指导下,灯塔村结合实际摸索出了利用农村宅基地置换的新路———跨村集聚,即在与灯塔村相接的上柏鸿丰村建立新村集聚点。
首次尝试跨村集聚居住,再加上是先拆后建,对于灯塔村的老居民来说,思想转不过弯,动员起来遇到不少困难。
村干部们并没有气馁,他们与上级干部一起,一遍遍上门解释跨村集聚的好处——距离上柏集镇中心500米左右,农贸市场、医院、学校等都很近,生活质量明显比这里好……
2012年,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涉及灯塔村7个小组的128户农户,按照自愿组合、两户一起建造三层联排的方式,先期开始了跨村造房。几年过去了,如今,已经有140户灯塔村居民住上了鸿丰新村美观大气的新房,过起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除了土地置换跨村建新村,村里也结合居民的意见,在村委附近的蔡家湾设置了一个集聚点。目前已有14户人家在此集聚造了新房。
半年前从叶家桥搬进蔡家湾新家的村民刘洪英,正在新家阳台上晒被子。“阳台大,房子坐北朝南,晒被子特别方便。 ”虽然离开旧居有些不舍,但是这里的设施让刘大姐很开心。“你看,100米外篮球场、门球场与休闲公园、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美乡风馆等一应俱全,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整洁的居住环境,让这个新集聚点一点不比鸿丰新村差。 ”村干部笑着说。
村容村貌的改善以及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村干部们倍感欣慰,但盘活了“沉睡”多年的农地带来的发展活力,更让他们充满干劲。
赵忠海告诉记者,整个灯塔村跨村集聚工程完成后,全村将新增耕地119亩,除去上柏新安置区52.64亩,最终结余土地指标60余亩,能获得土地复垦等经费2000多万元。
这笔钱为新村建设送来了及时雨。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道绿化,以及接通自来水、完善排水(污水)涵管,安装有线电视、监控设施,建公建房等,一个个项目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推进,村容村貌大幅提升,连村里6户孤寡老人也免费住进了新家。
与此同时,利用整理出来的土地,灯塔村还积极引进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赵忠海介绍,村里正在对接一个冷冻储藏项目,计划依托村里600多亩茭白、 200多亩蔬菜等基地资源,为村集体增收。“冷冻厂建成后,仅承接村里的业务一年收入就超24万元。再加上周边地区的业务,经济薄弱村摘‘帽’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