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走出“干事会出事”的思想误区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4-05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当前,党的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的现象,已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热点。究其因,主要是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制度的笼子不断扎紧、“打虎”“拍蝇”力度不减、正凤肃纪刚性运行的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干事会出事、多干事就会多出事、出了事了不得”。他们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认为只要不出事,就能保住“帽子”、坐稳“位子”、过好日子。这些干部亟须走出这种思想误区。

  干事和出事没有必然联系。盘点一下已经落马的大大小小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因为正经干事而出事的,都是因为违法违纪、不务正业大搞歪门邪道出了事的。党的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规定了干部应当干什么事、如何干事,这不但重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环境,而且给了干部一把能干事、干成事的“尚方宝剑”。领导干部只要讲规矩守纪律,干事不仅不会出事,还能够出彩。干事创业显英雄本色正当时!

  不干事不出事也不能和保住“帽子”、坐稳“位子”画等号。干部尸位素餐不作为,有悖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公务员的职责,就不配当干部。党在反腐败斗争中,对干部不作为的治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各地在开展工作督察中不是已有一些不作为、慢作为,给工作造成损失的干部被问责,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了吗?随着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制度的建立和配套机制的日益完善,那些碌碌无为的“太平官”不但不能保住“帽子”和“位子”,还会被摘掉“帽子”挪开“位子”。而那些勇于干事、踏实干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将会得到提拔升迁,担当重任。

  要使领导干部走出不作为的思想误区,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应尽到自己的责任。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一方面在反腐肃贪和执纪问责时,要全面、科学、准确地理解、贯彻和执行相关制度、规定、条例,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来;把在推动发展中的无意过失,同谋取私利、屡教不改区分开来。要爱护和保护那些既清正廉洁,又锐意进取、敢想敢干的干部,让干事之人放开手脚,心情舒畅,一门心思地去拼搏,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