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大楼拔地而起,人们会普遍认为,需要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打地基、竖立柱、砌高墙、盖楼板……而后建成楼房。但你可曾想过,以后建高楼,可以根据楼房需要的墙板、梁柱等构件的尺寸大小,由远在千里之外的工厂车间进行定制化生产,然后运至建楼位置,现场装配成楼房。目前,这一神奇的房屋建造方式已经在位于锦溪镇的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内实现。
3月26日,记者在该公司车间看到,多条生产线正在运行,从钢筋的校直、焊接、切割到收料,都实现了全流水线的工业化生产。工人只需要操作控制台按钮,就可以完成被称为“住宅模块”的房屋内芯板、内外墙板(集成装饰保温层)、墙体网、墙体梁柱及楼板等构件的生产。公司董事长陈星岑介绍,将这些建筑“模块”运送到目的地后,在现场只需花费3周时间组装好,整体灌注后,一栋300平方米别墅就建造好了。
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致力于新型全组装绿色集成化建筑的研发及推广。“搭积木是很多人童年最喜欢的游戏,如今,我们制造的‘住宅模块’也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下转A2版 上接A1版 让童话变成了现实。”陈星岑说,生态屋建筑是一种“薄壳建筑”,最早起源于欧洲。与传统建筑相比,生态屋有着很多特别之处。其中,墙体内外表面是带保温、防火、装饰功能的模板,内芯板则是公司独有配方的泡沫混凝土,可以减轻房屋重量50%~60%以上;抗地震能力强,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济大学实验室提供的资料,生态屋结构体系建筑最高可抗九级罕遇地震,优于国家标准。
虽然成立才两年多,昆山生态屋公司就已经在产品研发上取得了诸多进展。公司的13套生产设备都是自主研发,拥有相关技术专利155项,其他的专利还在申请和实审中。公司还与同济大学携手成立同济大学—江苏生态屋住工高能效结构新技术中心;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共同起草行业标准,来推动生态屋的推广与应用。
“今年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这一利好消息的公布,为我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陈星岑说,未来公司将采取产品与服务输出的销售模式,以锦溪镇为总部基地,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目前,生态屋已经在常州市武进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并签订了一笔价值千万余元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