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记者从淀山湖镇获悉,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洽谈,淀山湖镇民和村、金家庄村与百然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德得农庄)签订1000亩农业生产订单。根据协议规定,这1000亩水稻成熟后,德得农庄将以高于国家稻谷收购指导价的10%进行收购,预计农户亩均可增收200元以上。
据了解,德得农庄拥有对日本蔬菜出口经验,其种植技术达到日本进口蔬菜质量标准。2013年落户淀山湖镇后,德得农庄已种植30余个品种,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和村党总支书记凌军芳告诉记者,此次合作正是看中了德得农庄先进的种植理念,6月份,民和村650亩农田地将全部种上水稻,德得农庄的技术人员将在种植品种、管理技术、种植标准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确保稻米品质。
除了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德得农庄还将改良种植土壤。“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德得农庄将对这1000亩农田进行单季水稻种植,采用绿肥还田技术,播种紫云英等绿肥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百然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总监陈红芳告诉记者,明年,德得农庄还将增加2000亩农业订单,并对订单内的农田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发展休闲观光、采摘、民俗等综合农业观光旅游业,进一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整个项目预计2017年完成设计。
淀山湖镇农服中心主任马文青表示,围绕淀山湖镇打造旅游乡镇定位,民和村、金家庄村与德得农庄这一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淀山湖镇美丽乡镇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都将起着积极作用。
■ 编后 >>
在淀山湖镇政府的牵头下,淀山湖镇民和村、金家庄村与淀山湖镇农业龙头企业——百然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千亩农业生产订单,农户亩均可增收200元以上。这样的村企“联姻”方式值得学习推荐。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推广“企业+农户”种植模式,就是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探索。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让企业和农民实现产、供、销无缝对接,“抱团”闯市场的形式,可实现多赢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