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我一连看了3场戏,真过瘾。农闲的时候送戏下乡真是时候啊。”从今年农历正月初至今,盐都区盐渎街道针对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老人较为普遍的实际,开着舞台车走村入户,让村里的戏迷朋友们过足了戏瘾。
“文化惠民巡演”来到民生村。
前天下午1点多钟,民生村的刘中仁早早地来到戏台前,找个靠前的位置坐下,等待演出开始。“我已经连着看3场戏了,每场演出都不同,不过都蛮好看的。”刘中仁说,他年近七旬,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儿子在外工作,闲暇时挺孤单的,喜欢用收音机听听淮剧打发时间。“演员把戏送到家门口,又热闹又好看,哪舍得错过。”
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演员们表演了群舞《张灯结彩》、淮剧《打金枝》《唐知县审诰命》、音乐情景剧《谨防圈套与陷阱》、音乐快板《非法集资不可为》、相声《学唱歌》、歌舞《烟花三月》《军中姐妹》。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盐阜民歌《癞膗对癞膗》,逗得老人们哈哈大笑,台下的村民会不时地跟着哼唱几句,唱到精彩处,更是高兴得连连鼓掌。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出,太高兴了。比我们待在家里看电视要真实多了。”吴金华老人啧啧称赞。老吴笑呵呵地说,像他这样的“铁杆粉丝”,村里还有很多。每次送戏下乡,戏台下面都是黑压压的戏迷。“演员们自带干粮、茶水,在村庄巡回演出,真的是很辛苦。”
吴金华说,每年过年后,夫妻成双,父子搭配,纷纷北上南下,外出务工挣钱养家,老人孩子留守家中。这时候,对于留守的空巢老人来说最为伤感,舍不得分离却又无奈。“热闹的演出也能让我们分分神,排解孤单。”
盐渎街道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说,花吉村有一对老夫妻,为了节省电费和有线电视月租费,连电视也舍不得看,每月电费仅有2.8元。这些老人平日里勤俭习惯了,用他们的话说:“孩子们在外苦钱不容易,我们可不能乱花一分钱啊。”“村里文化室、农家书屋常年开放,老人很少光顾,他们中间多数人识字不多,还有因为年纪大了,看书眼睛也吃力。”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就想办法丰富留守老人的文化生活。”街道文化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与文艺演出团队联系,由盐都区文化馆和街道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文化惠民巡演”,文艺演出团体轻车简从,送戏下乡,以自然村庄为单位,打通“最后一公里”文艺演出圈,把舞台搭到百姓家门口唱戏,让村居老人真正过足了戏瘾。两个多月的时间,演出人员跑遍了马厂、耿埝、凤楼、东徐、西徐、凤柏、同桂、民生、新蒋等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