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能工巧匠”助力“昆山制造”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5-10

今年34周岁的李永近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迎来一个高峰:在4月底举行的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上,作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设计部组长,李永与两名同事一起为昆山摘得三个三等奖。

“圣美精密工业”的大丰收是我市在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与倡导“工匠精神”的大背景下,打造高技能人才“蓄水池”,助推“昆山制造”向昆山质量、昆山品牌阔步前行的一个缩影。我市建立健全选人、用人、育人机制,通过多种培养和激励举措,加快培养创新发展急需的“昆山工匠”。截至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9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32%。

在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像李永这样的能手还有很多。公司副总经理陶昕介绍,在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之外,公司还与市人力资源培训考试中心合作开设中、高级技工培训班,并且每年举行不同工种的技能大赛,加快高技能人才成长。“公司现有5个事业部,仅模具事业部,公司培训的中高级技工就有172名,占职工比例25%。”陶昕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昆山工匠”不仅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而且需要精益求精的品质。市人社局围绕我市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主导产业和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社会培训机构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作用、政府部门培养技能人才的支持作用,让技能人才“长高长大”,并助其“拔高拔尖”。

我市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培训机构,对企业投资建设符合本企业、本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职业培训机构,根据开展技能培训规模给予一次性5万~10万元奖励。此外,对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每人300~1000元的标准分级给予企业培训补贴。而对帮助昆山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源合作机构也设置了相应的职介补贴。

能工摹形,巧匠窃意。市人社局与各职业院校“牵手”“联姻”,建立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使新时代“昆山工匠”不仅“手脚好”,而且 “脑子”更厉害。

昆山开放大学新校区项目3月全面启动建设,建成后将面向行业和企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并面向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围绕昆山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我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一中专围绕昆山先进装备产业体系,重点建设机械、数控、模具等专业;二中专围绕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和高科技新兴产业体系,重点建设电子、光电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等专业;商务城中专围绕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形成金融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专业链”。

人社局还组织有相同专业需求的企业在市外院校开设“昆山班”,鼓励规模型企业单独在市外院校资助开设冠名班,提升企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度。去年,全市企业登记备案开设“昆山班”“企业冠名班”68个,登记备案学员总人数达3580人。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