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 强化“责任链”,落实区镇主导推动的责任、部门服务保障的责任、领导干部调度督查的责任、广大企业的主体责任;
● 聚焦“产业链”,着眼产业链的龙头环节、特色环节、高端环节、载体环节;
● 完善“工作链”,强化规划引领、跟踪推进、梯次建设、分类推动的机制;
● 构建“人才链”,大力培养项目工作领导人才,全面落实项目专员制度,强化从项目工作一线选人用人的导向;
● 打通“要素链”,破解土地制约、资金制约、环境容量制约。
连日来,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率相关部门到各区镇对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昨天下午,我市召开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和建设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部署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和建设情况。徐惠民在会上要求,要始终牢固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投资是第一拉动力”“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的理念,要形成环环相扣、步步咬合、高效运转的“链条式”项目推进格局,为昆山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小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雪纯,市政协主席冯仁新,市领导黄健、杨军、管凤良、金铭等出席会议。
徐惠民指出,从重大产业项目招商看,各区镇基本做到了抓早、抓细、抓实、抓主动,手中也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看,我市项目体量较大、层次较高、进展较快、具有代表性,看了令人振奋。总体来看,各区镇、各部门围绕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和建设,工作抓得比较有力,成效比较明显,也有不少亮点。
在分析当前形势后,徐惠民说,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始终牢固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投资是第一拉动力”“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的理念,坚持有效益的速度不能慢,有竞争力的投入不能停,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不能让,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这条主线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快上项目,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着力点放在产业项目招商建设上,重点在激活存量、引进增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在创新驱动、集聚发展、提档升级上求突破,在优化环境、改进服务、增强竞争力上有改善,为昆山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
针对今后一个时期重大产业项目工作推进,徐惠民强调,要形成环环相扣、步步咬合、高效运转的“链条式”项目推进格局。
一是要强化“责任链”,落实区镇主导推动的责任、部门服务保障的责任、领导干部调度督查的责任和广大企业的主体责任,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建设;二是要聚焦“产业链”,着眼龙头环节、特色环节、高端环节和载体环节,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建设;三是要完善“工作链”,强化规划引领、跟踪推进、梯次建设和分类推动的机制,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建设;四是要构建“人才链”,大力培养项目工作领导人才、全面落实项目专员制度、强化从项目工作一线选人用人的导向,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建设;五是要打通“要素链”,破解土地、资金和环境容量等制约,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建设。
徐惠民说,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和建设,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大家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强化执行力,咬定发展目标不动摇、抓紧项目进度不放松,同心协力、真抓实干,为“昆山之路”从头越、“五大发展”走在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杜小刚围绕项目招商和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他说,下一步,我们要在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和建设推进机制上下功夫、做文章,招项目要更加聚焦产业链、建项目要更加强化责任链、抓项目要更加完善工作链,形成“链条式”推进的工作模式,环环相扣、一着不让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加大有效投入,多措并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助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57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638.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65.1亿元。1~4月,累计完成投资41.3亿元。1~4月全市新批项目338个,同比增长44.4%;计划总投资241.3亿元,同比增长114.2%;新批项目中超亿元项目37个。
会上,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分别就全市产业招商、项目建设及技改投入等情况作汇报发言,各区镇负责人汇报了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情况及下一步打算,规划、国土、住建、环保、消防等部门负责人也分别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