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我想去盐城,我想去盐城,看一看那今日的新盐城……”昨晚,陈澄、陈明矿一曲淮歌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悠扬唱响,清新典雅的淮腔,打动了在场的千名观众。当晚8点,大型文艺演出《淮腔艺韵 美丽盐城》华丽上演,这是我市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暨第九届海盐文化节专场文艺晚会,不少外宾受邀观看。
市演艺集团青年演员刘亚军、孔承栋表演淮剧《战马超》
传统杂技《绿影婆娑——转碟》
风靡网络的淮歌《我想去盐城》,由梅花奖获奖伉俪陈明矿、陈澄演唱
市歌舞剧院演员贲晓娟演唱《水边是我家》
杂技《阳光少年——草帽》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我市本土的淮剧和杂技成为最大看点,众多精彩节目展示了盐城发展崭新面貌,以及本土的传统文化特色,赢得了市内外嘉宾的热烈赞赏。与以往的不一样,本次演出更侧重于展示盐城特色风土人情与文化内涵。
盐城晚报记者现场观看发现,本场晚会突出了盐城的非遗文化和特色文化——淮剧与杂技,淮剧和杂技是我市的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省杂技团(建湖杂技)表演了具有高难度技巧的《荷塘月色——滚环》,射阳杂技团的《镜中人——耍花坛》则轻松活泼,盐城市演艺集团的杂技《阳光少年——草帽》则由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表演,滑稽幽默,令人忍俊不禁,最小的杂技演员今年11岁。淮剧作为盐城的一个文化符号,在昨晚的舞台上赢得颇多掌声,张玲、唐小云对唱的《金殿认子》是一段展现淮剧演员深厚演唱功力的文戏,而刘亚军、孔承栋带来的《战马超》则让观众看到了淮剧演员身手不凡的武戏。这些非遗和特色文化展示了我市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创新活力。
此外,多个歌舞类节目向外宾展示了盐城的秀丽风景与淳朴民风。开场歌舞《梦在飞翔》展示发展中的盐城,美丽的家园;淮歌《我想去盐城》则以新的视角,怀念记忆中的盐城和乡愁的味道,用淮腔娓娓道来,让人为之神往;歌曲《水边是我家》则展现了我市的绿色生态和优美环境。
演出前,盐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本次晚会的总撰稿人顾海涛,他介绍道,为了努力向外宾推介盐城,每一个节目都有浓重的盐城色彩。“我们想通过晚会来展示盐城的文化,力求以文化来搭建沟通的桥梁,在一个个作品中让观众感受到盐城发展的足迹与文化隽久的魅力。”顾海涛说,这次晚会在演员阵容上,既有陈澄、陈明矿这样的国家一级演员,也有一些年轻的演员,“淮剧青年演员、杂技小生,在舞台上别看他们年幼,但表演一丝不苟,显示出不俗的实力,这也能展示盐城青年演员的后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