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让全球经济血脉更畅通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5-20

昨天,第五届世界工商领袖(昆山)大会召开。围绕“创新、合作、共赢”主题,与会嘉宾从中国外贸发展现状、国际贸易便利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建立,以及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工业4.0等备受全球工商界关注的焦点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者普遍认为,只有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强经贸合作,扩大相互投资,推进技术交流,拓展产能合作,共同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互联互通格局,才能使全球经济的血脉更加畅通。

互联互通

全球贸易共赢的新舞台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互联互通发展新趋势,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时代潮流。面对波动下的世界经济形势,如何打造贸易共赢的新舞台,与会人员展开了深入探讨。

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说,受互联网科技发展的影响,全球化正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只有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主力,现在大批企业进入全球化的主流之中,包括中小企业也参与了世界贸易。在这一潮流下,不仅要继续扩大出口,还把进口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由过去的“出口挂帅”向出口与进口并重转变。这种双向的推动,有利于全球化的进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中国“十三五”规划强调互利共赢,通过扩大开放来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所以,在“十三五”期间,把服务业作为新一轮开放的重点,并为此着力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工商界称之为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打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目前,中国积极实施自贸区战略,打造全球化、高水平的自贸区网络,得到区域内外的热烈反响。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经贸合作司司长维吉尼亚·克兰马图斯说,改变当今世界经济的增长限制,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深化贸易合作,通过简化流程、创建标准、突破体制约束等促进贸易便利化发展。中国的全球化战略,能搭建一座非常重要的桥梁。

智能制造

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今年的进交会首次开辟人工智能专业展区,展出了各式各样的自动化作业手臂、机器人等。同样,在第五届世界工商领袖(昆山)大会上,与会嘉宾也对智能制造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说,过去的发展突出三个导向,分别是外资导向、外贸导向和GDP导向,现在要更加突出技术导向、绿色导向和民生导向。其中,技术导向将对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起到决定作用。中国制造2025也将推动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制造强国阵营。

德国工商大会总经理安德葆说,德国提出工业4.0,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简而言之,就是将物体无缝连接进入信息网络,工厂会变得更加聪明。工业4.0在全球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做了充足的准备,提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执行董事新保先生认为,智能制造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还体现在产品的应用环节。目前,旭硝子正在研发的一款智能化的识别传感器玻璃,可用于智能手机、指纹印证,充分展现了智能化产品在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

“一带一路”

中国战略走出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将对世界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有助于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为中国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中国走出去智库创始人吕立山结合一些跨境投资案例表示,中国的投资者在海外投资前期,要建立一个经验丰富的国际化投资团队,要紧紧关注全球投资出现的新现象,看到投资全球化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新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蕴藏着大量国际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江苏银行行长季明说,江苏银行紧贴中国企业对跨境金融业务的需求,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大力开展跨境金融产品创新,通过设立江苏“一带一路”基金,积极搭建“丝路金融”平台,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支持项目建设。

万博宣伟国际公关公司中国区总裁伯恩斯认为,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获得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应主动适应当地文化和习俗,做到“入乡随俗”。同时,还要注重“和谐之道”,既要主动公开企业运作信息,还要善于塑造企业家的个人形象。

尼泊尔驻华大使馆经济公使阿查里亚说,尼泊尔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受益国之一,从基础设施、工业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双方都有着深度的合作。他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尼泊尔将搭乘中国经济快车,分享中国机遇,实现更快的发展。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