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师长情怀温暖孤困儿童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5-24

“项目虽然结束了,我们很舍不得福利院的孩子,但看到孩子们能得到更专业的帮助,我们更应该感到高兴和欣慰。”前不久,市琼花爱心助困服务中心一个关爱福利院儿童的公益项目结束了,和其他人一样,志愿者徐青也落寞了一阵,但想到接下来孩子能得到更加适合他们心理、智力成长的服务,她又释然了。自2013年加入琼花爱心助困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志愿者后,蓬朗中心小学校英语老师徐青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用亦师亦友的方式关爱身边孤困儿童,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去年,徐青参加了“琼花”中心关爱福利院儿童的公益项目,和另一名志愿者组队对接了一名8岁的重度脑瘫儿童小志(化名),帮助他进行身体、智力锻炼。一开始,小志因为陌生而不愿意接受徐青等人的帮助,徐青也因为从未接触过这些特殊儿童而有些担忧,生怕自己在不经意间触怒了孩子,引起肢体上的冲突,所以总是顺着孩子的脾气来陪伴着他,但时间一长,她便发现这样并不能起到帮助孩子的作用。“我反思过后决定,像管教自己的孩子、学生一样对待他。”徐青说。之后,徐青用数台阶、画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小志学习数数、锻炼残疾萎缩的右侧手臂、提升其专注力,每当小志有一点小进步,她总是鼓励表扬,并反复强调其做得好的地方。而每当小志发脾气、耍性子、有过激行为时,徐青也会跟他讲道理、进行批评教育,反复告诉他错在哪里,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尽管有时候一个道理需要讲几十遍他才能略微理解一点,但总体上他是愿意向好的方向努力的,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欣慰。”徐青说。渐渐地,孩子们愿意接受、信任志愿者了,每到周六周日,他们便盼望着这些叔叔阿姨前来看望他们。“真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感觉特别亲。”徐青说。

除此以外,徐青还参加了“琼花”中心全市散居孤困儿童的帮扶活动,首先就在自己学校找到了5名家境困难、长期缺失父母照顾的儿童,并与其家人商量后,将其纳入“琼花”助困对象中。从此,只要“琼花”有相应活动,徐青就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带着孩子们参加,并在警营探访、夏令营、义卖、爱心烘焙等活动中渐渐给孩子们传授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的知识,纠正他们的一些坏习惯,培养其爱心和耐心。“有个孩子刚加入‘琼花’时比较叛逆,行为习惯不好,学习也不认真,让所有的老师都感到头疼。但是通过多次‘琼花’的活动后,他渐渐感受到了其他人对他的关心和关爱,也懂得了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学习、习惯都好了起来,让我很高兴。”徐青说。

平时,徐青还会发动周边的亲友、同事参加捐衣、帮困等活动,带动了不少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徐青老师让我们看到,平凡人的点滴奉献也是公益,也能帮助到其他人。”徐青同事杨丽莉说。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