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浙江举行:朱鹮种群野外重建项目进展新闻发布会

来源: 百灵环保网 发布时间:2016-05-25

记者洪旭朝石宏美浙江报道

百灵环保网讯,5月24日下午,浙江省林业厅、德清县人民政府在德清举办了朱鹮野外重建种群项目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世界濒危野生动物朱鹮在我省野外重建种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王章明,德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闻洪泉,德清县林业局局长俞新明,湖州市、德清县相关单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及省林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网、中国环境频道、中国绿色时报等媒体记者共60余人。

\

朱鹮野外重建种群项目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洪旭朝摄)

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王章明介绍,浙江省于2008年从陕西引进了10只朱鹮,在德清开始实施“朱鹮易地保护与浙江种群重建项目”,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朱鹮人工饲养、人工孵化、人工育雏等难关,人工圈养种群不断扩大。到2014年增长至146只,经过精心准备和科学考证,同年放飞了33只朱鹮,据调查,放飞成活率达97%。令人欣喜的是,放飞的朱鹮喜报频传,它们经历了严冬的考验,迎来了新的自然繁殖期。2015年成功孵化雏鸟1只,2016年至目前已孵化10只。这就意味着,浙江德清朱鹮野外种群重建项目经过8年的努力,取得了从人工繁殖到野外放归,最后野外生存,并自然繁殖的突破性进展。这不仅对国宝朱鹮的拯救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更是我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拯救保护工作的成功典范。

\

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的朱鹮(记者洪旭朝摄)

据介绍,浙江是朱鹮的故乡,为了重建浙江朱鹮野生种群,德清县下渚湖朱鹮人工繁育种群引进及野外放归项目于2007年底申报,并成功获批,于2008年起实施,由此拉开了浙江朱鹮人工迁地保护暨野生种群重建工程的序幕。历经8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探索,已形成一套成熟领先的朱鹮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不管是人工繁殖朱鹮的存活率还是整体种群质量都远远高于国内外同领域其他朱鹮种群。截至2016年5月,浙江朱鹮的数量已经达到216只。其中,野外种群43只,人工圈养种群173只。目前已经监测到野外筑巢5处,产卵17个,自然孵育小朱鹮10只。据观测,预计至5月底繁殖期结束,浙江朱鹮的总数量将达到220只左右,提前2年实现了种群数量破200只大关的繁育目标,列入全国人工圈养种群的前三甲行列。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