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海县通榆河水利枢纽,有一个因修建水利设施形成的半岛。1980年,35岁的于连富被聘为这岛上唯一一名护林员,负责50亩林地及越河大坝林木的守护和管理。从30多岁的青壮年到年过七旬的白发老人,他把36年的时光都奉献在了这片土地。他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里的树木和鸟类,让原本荒芜的小岛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万鸟天堂”,在这里栖息的鸟儿种类有白鹭、斑鸠、翠雀、野鸡、啄木鸟、池鹭、灰鹭等10多种,数量逾5万只,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于连富老人在林中巡查。(市环保部门供图)
最享受的是听鸟儿的叫声
于连富是当地一位普通的农民,1980年因居住地被水利建设工程征用,他被安排到市引江济黄管理处(大套翻水站),负责堆堤看管工作。工作中,于连富发现在他看管的这片林地,常常有鸟儿来栖息,便自发保护这里的鸟儿,不让他人进入林子砍树拾柴,更不允许枪打弓射。
于连富的家原来离林地2公里,为了方便守林护鸟,他干脆在林地旁建了两间房子,把家搬过来。在他的建议下,有关部门还专门投资16万元,在林地四周建成围墙。在于连富的精心护理下,现在岛上林木繁茂,鸟儿更是把这里当成栖息的乐园。
据滨海县林业部门调查,这些年来在这里栖息的鸟儿种类有斑鸠、翠鸟、白鹭、画眉等10多种,数量逾5万只,其中白鹊、黑鹳等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于连富把36年的时光都奉献在了这里。每当鸟儿晚归时,于连富总是放下手中的工具,伫立在林前眺望,鸟儿见到他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在他的身边翩翩起舞。
于连富老人说,他每天最享受的时光就是早晨在林子里听鸟的叫声,那声音美得像是人间天籁。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不能伤害
采访中,于连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朋友,要保护它们。”每逢刮风下大雨,林子里总有鸟儿被打湿翅膀吹落在地,多的时候会有好几百只。为了不让这些鸟儿被冻死,雨停后,于连富都会到林子里将落在地上的小鸟捡起来放在树枝上,等小鸟的翅膀晾干,就又能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