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秸秆还田机装上“电子眼”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6-01

 “师傅,我都等了两顿饭功夫了,快帮我装吧。”昨日,泗阳县穿城镇政府对门的场地上,停满75马力以上拖拉机与秸秆还田装置合二为一的“秸秆还田机”,机手们排队等待北斗公司师傅们给自己的还田机安装“电子眼”。

  “有‘电子眼’盯着,农机手在秸秆还田过程中不敢造假、不敢偷懒、不敢马虎。”泗阳县农机局石建国介绍,往年县乡村干部都要蹲守田头,今年,根据泗阳县农机局要求,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研制出北斗导航系统,“电子眼”可以对秸秆还田机进行实时监控,县乡干部通过电子信息监控中心就能监视每台秸秆还田机的工作情况,秸秆有没有还、还田亩数有多少、还田质量如何、耕作深度怎样,看看大屏幕就一清二楚。

  北斗公司工程师顾勇介绍,秸秆还田机都能通过卫星导航系统的经纬度精确定位。“电子眼”每隔15分钟自动拍摄1张800万以上像素电子照片,自动上传到后台系统。在现场,师傅们边安装边讲解,帮助农机手尽快掌握使用技术。

  泗阳共有75马力以上拖拉机1180台,今年计划试点安装“电子眼”300台,每台安装费用1200元,由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解决,对于机手来说相当于“零费用”。农机手史长海说:“虽然还田1亩只收15元,但加上政府25元补贴,机手收入并不少,负担减轻一大截。”石建国也表示,有了“电子眼”帮忙,全县78万亩小麦秸秆还田质量将更有保证。耀西刘丽明泽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