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生在2016年2月18日中午12点半左右,其时正是东北寒气最盛的时候,董志茹老师家因有人焚烧秸秆而意外引发火灾。杨满当时正在家中,听到外面有人在喊着火了,立即冲出门去帮忙救火。由于当天风特别大,加上冬天气候非常干燥,老人家房子周围又有很多干柴,火灾被发现时,大火已经肆虐起来。火情越来越严重,但杨满丝毫没有犹豫,不停地帮忙提水、泼水、浇土,水不断溅到杨满的身上,以至全身湿透。零下10多度的寒冷天气,杨满不顾冰冷,始终冲锋在前。最终,这场持续三个小时左右的大火,终于在全村人的齐心协力以及三辆消防车的奋力救护下被扑灭。
火虽然被扑灭了,但老人家中损失惨重,所幸老人年轻时当过兵,反应迅速,将家中煤气罐等易燃易爆的东西迅速搬离,才没有造成更大的伤亡和损失。可是,董志茹老师的老伴在火灾中脸部被烧伤。为了让老人安心养伤,杨满同学主动帮助董老师一家:为烧伤老人请医问药;一桶桶地挑水至老人家的水缸;照顾老人饲养的四头黄牛,不怕累不怕脏,给黄牛送草料、清洁,一直持续到开学。
杨满同学返校继续学习后,仍不忘嘱咐父母照料受灾的老人,却从未跟同学和老师提起过此事。事隔3个月,这封满怀感激与赞赏的信终于送到土建学院老师的手中,杨满的事迹才被人知晓。看到感谢信,杨满很意外,他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换做是别人,相信大家也会这么做的”。回忆起这件事时,杨满表示,“后来知道家里有煤气罐的时候,还是有些害怕,当时想的就是自己能帮上什么就帮什么。”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杨满低调热情又乐于助人。他的舍友张龙建这么描述杨满:“在我们班一直都人缘很好,平时挺幽默,能吃苦,做事踏实靠谱特愿意帮助人,我们宿舍卫生他全包。对于救火的事情,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也希望以后遇到类似事件时注意保护好自己。
”杨满的班主任袁峰老师也评价他平时就很热心肠,和同学的关系也很好,做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勇于担当,见义勇为,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董志茹老师也在感谢信中说,“我很冒昧的写这封信,是让你们和我一起,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新一代而欣慰。”据悉,土建学院近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素质的塑造,坚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船魂”精神激励大学生深刻认识肩上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