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服务快线”品牌标识以“发改委、服务、发展”三个词语的开头字母“F”为主设计元素,结合发改委“速度、效率、高品质”的服务要求,把“F”字母的上半部分设计为一个高速动感的形态,代表服务的速度与效率;下半部分“红心”造型代表高品质的服务,整体吻合发改委用心规划社会发展、用智慧指引经济成长的机构职能。今年3月,发改委用心打造的“服务快线”服务品牌升格为五星级。
“在一座城市发展中,发改委的职责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当好重大决策的‘参谋部’、重点项目的‘推进部’、重点改革的‘策划部’、重点工作的‘协调部’。”市发改委主任宋德强说。走进市发改委,第一眼就能看到“服务快线”品牌标识。各科室更是将品牌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植入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大局的具体实践中。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履行参谋、协调、服务职能,为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主动服务
做企业“娘家人”
“在投资立项上,国家有关政策企业往往不了解,发改委提前介入,帮助企业把握发展趋势;在项目申报中,企业对政策往往又吃不透,发改委跟踪服务,积极给予把关辅导。”昆山企业家的心声,已成为市发改委主动服务、甘当企业“娘家人”的生动写照。
面对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发改委的做法是深入开展“一对一”式主动服务,针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提前介入,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时间出现,让“服务快线”品牌成色十足。
在发改委服务窗口,记者感受到了“首问负责制”已成为窗口服务人员的一种习惯。面对企业的难题,他们平常主动深入企业,密切关注发展动态,认真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寻找方法。面对企业的困惑,他们主动与企业沟通,帮助企业了解最新投资形势,从而用好用足政策。
资本市场“昆山板块”悄然崛起,蕴含了发改委人的心血与智慧。推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实现融资,已成为发改委主动服务的一大亮点。6月3日,证监会核准哈森商贸IPO上市,将近期登陆上交所,成为昆山首家主板上市企业。截至目前,全市新增1家企业返台上柜转上市,16家企业挂牌新三板,累计实现66家企业上市挂牌,募集资金82亿元。仅上半年,发改委就为46家上市挂牌企业申请兑付上市挂牌专项奖励资金4854万元。
为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牵头研究制定了《昆山市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实施意见》,设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融资基金和昆山机器人产业及智能制造投贷联动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拓宽企业投融资服务渠道。积极配合苏州市政府推进《苏州市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实施,目前,昆山共有532家企业加入该平台,解决了170项融资需求,金额达9.86亿元,切实提高了初创型、科技型企业的融资对接成功率。
抢抓机遇
当好政府决策参谋
昆山两大特色优势——沿沪对台,其中对台优势中当属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为最大发展机遇。昆山试验区的成功获批以及一项项政策落地,凝结着发改委人的汗水与智慧。
2013年初,昆山试验区获得国批,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了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与全国同类联席会议相比,创造了“当年获批当年召开”的新纪录。机遇面前,市发改委积极开展试验区政策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细化、争取、落地等工作。“每争取到一项政策,就意味着昆山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然而将国家政策细化落地,转化成推动昆山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宋德强表示。为此,发改委无数次牵头召开会议,深入企业调研,起草相关文件。
在三年的精心耕耘下,一项项改革举措推动着昆台产业深度对接、金融改革持续创新、人才交流日益紧密,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累计有275家台资企业集团开设人民币双向借款账户,双向借款规模近200亿元,为企业节约成本超3亿元。统一、正崴、建昌、正新、荣成等50余家台资企业在昆设立投资、采购、销售和运营总部。更加鼓舞人心的是,3月17日,全国两会发布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写入其中。
在试验区建设的同时,昆山启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为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市发改委切实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为此建立健全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经信、财政、商务、统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跟踪经济运行走势;与区镇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全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加大投入
保障经济稳中有进
根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市发改委进一步加大有效投入力度,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引导投资向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促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快速发展。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协调机制,主动前移服务关口,提前预判项目实施难点,加强项目建设分类指导,全面落实项目专员制,会同有关部门,适时举办项目现场会办、集中协调等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昆山服务经济突飞猛进,尤其是总部经济担当起龙头引领作用。这得益于《昆山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目前,神达电脑、I.T集团、雅高美华、华拓金融服务等一批功能性总部成功落户,恩斯克投资、好孩子商贸、哈森商贸、威富服饰等一批做大做优企业保持较快增长,正新橡胶、利星行机械等企业转型稳步推进,总部经济效应和税收效应进一步显现。为使更多企业了解政策、用好用足政策,发改委认真组织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专项资金申报,去年为105家物流企业兑现105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为7家总部企业兑现943万元专项奖励资金。
为使重点项目早启动、早开工、早见效,市发改委突出抓好在手项目的开工、在建项目的跟踪和竣工项目的投产进程,加快推进拟开工项目。今年1-5月,发改委有序推进5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开工率达到100%;57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