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开发区高级中学本二达线首次突破200人,在全市本二达线人数中连续三年占比10%以上,为昆山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作出了新贡献。
然而,开高本届毕业生在高一入学时630分以上的学生只有49人。经过三年努力,高考本二达线207人,创造了让老百姓满意的过硬高考质量。生源“低进”,却能实现高考“高出”,好成绩是怎样炼成的?
因材施教
抓实高一赢得高三
于科夫,高考成绩369分,全市排245名,第一志愿填报南京邮电大学。可谁能想到,他三年前进入开高的中考成绩只有599分,全市排4500名左右。“我当时还是补录进高中的。”于科夫说。像于科夫一样,开高本届454名毕业生当年的中考成绩绝大多数排在全市2500名以外。
针对生源质量整体较弱的情况,开高因材施教,提出在高一年级“抓衔接、立规矩、打基础”的教学策略。“所谓因材施教,一是针对生源状况制定教学规划,二是以夯牢基础为主,全力以赴抓实高一。”开高校长邬金福认为,只有抓在起点才能赢得终点。
抓好衔接的一个根本原则,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首先,班主任第一个月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家庭状况。其次,以备课组为单位,针对“学情”确定“教情”,做到教学计划有的放矢。“这样一来,能够更迅速地帮助学生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体验。”邬金福说。
定新的学习规矩,是开高抓实高一的重要举措。为此,开高在高一年级每个月都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任课教师座谈交流,分析当月的学习成绩、学生表现以及苗头性问题,研究教学对策。“我们的老师第一个学期非常辛苦,除了正常的教学,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学生的难题。这都纳入学校的管理目标考核。”邬金福说。
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很多学生的成绩开始大幅提升。“高一期末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九名,高二我就更有信心了,立志要通过高考证明自己。”于科夫说。
“差生”不差
励志教育融入教学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由于生源质量较弱,开高老师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尤其注重将励志教育融入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文理分班,学生容易在行为习惯、同学交往等方面产生分化,不利学习。对此,开高提出“强常规、防分化、促提升”。为防止分化,开高开展励志性专家讲座,通过专家对高中学习的分析,讲述如何适应青春期变化,解除因成长过程、成绩起伏带来的困惑,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各班还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主动交流,尽快融入新班级。
高二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奋战“小高考”。“小高考”成绩将加入高考总分,2015年“小高考”开高有28人获得4A,其中26人因成功加5分达到本二线。为激励学生奋战“小高考”,学校把近年成功事例讲给学生听或通过橱窗展示,还邀请家长参加誓师大会,点燃学习激情。此外,历次测试,学校都对学生进行适当奖励,并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等社团活动,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
为实现促提升的目标,开高每年开展名师引领工程,邀请省内特级教师到校开讲,实施“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借助专家力量加强学科建设。去年,苏州高中数学中心组专家组还专程到开高听课交流、专题研讨,而开高则借机整合专家资源,提升教学水平。
以德育人
就读三年成就一生
开高特级教师谢友明所在的语文教研组,从高一开始就进行三年的整体教学规划;他自我加压,批改全体高三学生作文,并将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制作成PPT供教学组交流探讨。谢友明以名师效应影响着开高全体老师,成为学校以德育人的生动写照。
高中三年学习异常紧张,开高重视的不仅是学习,还把德育教育放到学校管理的首位,提出了“就读三年,成就一生”的理念。一个“德”字,其内涵体现于具体的教学、老师的为人师表以及学生的行为和理想。高三年级,学校以“谈理想、抓冲刺、促成才”为总体教学思路,为学生打开一扇憧憬未来的大门。
“学生进入高中如果平平淡淡地过三年,对自己无法交代,我们老师则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都无法交代。”邬金福说。这种责任感充分体现在老师们的教学中。今年开高的文科状元徐畅深有感触地说:“老师讲义中的题目,都是自己做题后精选出来的。我平时中等难度的题目不是很好,通过一次次练习逐步提了上去,高考遇到中档题时一点也不担心。”徐畅说。
学习从来就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家长的陪伴是最好的鼓励。为此,开高成立了家长理事会,重要的事情都上理事会,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很多家长还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晚上提前到校,为晚自修值班。还有的家长是企业家,主动要求设立奖学金,奖励测试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针对测试排在后100名的学生,开高单独开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并没有被忘记。
为充实学生生活,鼓励他们树立理想,开高还特别制作三段视频,分别记录学生入学后的众多第一:第一次军训、第一次运动会、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等。优秀校友从大学发来的寄语视频,以及老师、家长关心关爱的视频,使同学们感受到高中学习的充实和美好,是在成长道路上最难忘的一段青春记忆。
开高师生都熟记一句口号:全心投入就是优秀,全力以赴就是成功。“高考是如此,走上社会更是如此,开高三年学生不仅收获了高考,还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邬金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