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话题变成我们在田间地头的家常话,老百姓怎么想的,我们要怎么做,聊起来心平气和。”锦溪镇长云村党支部书记於家金这样描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这是锦溪镇探索的“农场+支部”党建模式。农忙时,村干部除了留守村委会的2名年轻大学生村官,其余都和村民一起劳动,农场变成流动的党支部。村干部满身“泥土味”解民忧、话发展,换来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积极探索推进从严管理干部,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有力推动了干部队伍整体优化,促进了党风政风持续改善,让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领域发挥出领头羊、排头兵的模范作用。
近期我市组织部门主持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我市干部管理总体评价好和比较好的达到了97.24%,其中,认为当前干部管理范围覆盖全和比较全的为96.64%,干部管理责任落实好和比较好的为97.20%。
突出纪律约束 强化作风建设
陆家镇陆电新村的方本勤,每天都要到附近的健身场遛弯。一次社区“半月谈”上,他曾提出小区里缺少健身活动场地,“社区立刻向相关部门反映,很快就落实了。”小建议带来大收获,源自“两委班子决议事项追踪制度”。
严管党员干部,我市聚焦“四风”问题,紧盯“不严不实”痼疾,始终保持党的作风建设高压态势,让党员干部找回群众观点、站正群众立场,打造“铁军”。
今年以来,瞄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动作为激情减少、敢于担当精神缺失、推诿扯皮现象增多、工作能力受到考验、体制机制瓶颈制约等问题,开展“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通过部门及个人制定并公示服务承诺、查摆问题列出四张“清单”、组织开展践诺评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得到升华、思想作风得到锤炼。
突出日常监督 健全管理体系
有钢铁般的纪律,才能打造钢铁般的干部队伍。我市一直致力于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运行监督,出台《党政领导干部“三责告知”办法(试行)》,督促领导干部正确落实“用人、用编、用财”三个核心权力责任。
近年来,组织实施了对155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其中对23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三责联审”,对89名主要领导实施了“阳光交接”。
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定领导干部每年上半年集中填写个人有关事项表格,及时向单位党组织和组织、纪检部门报告操办婚丧嫁娶等重大事项。
突出责任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
“勇挑责任、敢于担当”,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时代精神写照,是打造钢铁队伍的精神脊梁。
我市着力强化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干部选任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切实发挥全委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作用,有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2012年起,还下沉一级,对各区镇结合年终班子考察,同步开展“一报告两评议”。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苏州市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为从严管理干部保驾护航。
出台《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实施方案》,推进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化五个专项整治的落实,做好干部超职数配备、社团兼职清理、企业任职清理、因私出国境整治、档案专项审核等专项整治工作。
据统计,一年来,全市共消化超配科级领导职数115名、非领导职数216名,清理规范在企业兼职党政领导干部52人,对2名“裸官”及时调整岗位,完成退(离)休领导干部社团兼职清理规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