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归忙,勿忘“六月黄”——老苏州的一句谚语道出了人们对阳澄湖大闸蟹的喜爱。不过,记者在“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巴城镇了解到,因为性价比不高,蟹农普遍惜售。蟹农常建华说:“我们可不舍得卖‘六月黄’,再养一个多月,大闸蟹就要成熟了,价钱更高,而且还供不应求。”
那么,大家关心的阳澄湖大闸蟹今年长势如何呢?巴城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吴伟林告诉记者,大闸蟹一生中会有很多次蜕壳,每次蜕壳代表着一次成长。农历六七月间是大闸蟹进入成熟期前的最后一次蜕壳,亦是大闸蟹从“少年”步入“青年”的关键阶段。今年,巴城地区雨水充足,水质保持良好,十分利于水草生长,因此大闸蟹的长势很好。由于今年中秋节比往年早,因此大闸蟹将在9月20日前后正式上市。
近年来,巴城镇在保护好阳澄湖水质的同时,不断做大做强“蟹经济”,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大产业。巴城蟹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凌惠春说,巴城现有围网养殖面积4500多亩、周边湖泊养殖面积2.8万多亩,总量与往年持平。因此,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也保持稳定。在“蟹经济”发展中,巴城镇始终视品牌为生命,全面实施产品生态化、养殖标准化、销售品牌化、服务全程化和管理规范化,确保产出的大闸蟹生态、健康。
金剑锋是巴城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他每月都要与市农委水产站专家深入到蟹农的养殖区中,严格抽查大闸蟹的身体状况以及药物残留情况。从4月至今,他已和同伴们抽查了近10次,发现大闸蟹长势良好。记者在阳澄湖生态高效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监控室看到,大闸蟹养殖区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总经理邢龙说:“我们在取水口、池塘中放置了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每两个小时自动更新水质数据。如有异常,屏幕上会立刻显示红色数据,工作人员将立即查看解决。”
蟹未出水,备战已打响。值得关注的是,巴城镇去年成立了巴城蟹业发展有限公司,目的在于整合巴城阳澄湖大闸蟹资源,促进销售品牌化,搭建百姓共同致富平台,实现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的健康发展。副总经理夏候说:“公司已上线中国大闸蟹交易网,专业团队遴选优质阳澄湖大闸蟹,并开展线上线下销售,知名度已打响。同时,公司还组建了大闸蟹研究所,深度开发大闸蟹食品,延长大闸蟹产业链。目前,醉蟹和蟹排两款产品已试销售,市场反响较好。未来,巴城将推动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集团化、股份化发展,最终推动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