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盘瓜果,两张长桌,不到2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全市20余个社区的妈妈志愿者团队负责人。7月31日,一场由昆山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高新区阳光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等多家社会组织联合举办的“妈妈志愿者团队能力建设+互助分享会”在市公益创新中心举行,现场还成立了我市首个社区妈妈志愿者团队互动联盟。各社会组织将以此为平台,“手拉手”探索如何共建儿童友好社区。
在不少高楼林立的小区,紧锁的防盗门让左右邻居成为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近年来,基于“儿童社交”基础之上的“家长社交”日益兴起,儿童成为打破邻里陌生界限的先行者,促使小区向“新熟人社会”转变。昆山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专业社工徐晶告诉记者,以其托管的新江南小区为例,近几年,小区里各类娱乐、教育等一体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同时还培养了近十支妈妈志愿者团队。如今,热心、细心且有心的“妈妈志愿者”已成为社区各类活动的年轻骨干。
“孩子举手想回答问题,可是时间有限不能一一点到,如何最大程度照顾孩子的情绪?”“平常上班很忙,下班还要给孩子洗澡,陪他玩游戏,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协调工作生活与志愿服务的关系?”“有的家长带孩子来参加活动纯粹是看热闹的心理,经常不准时,而且互动不积极,如何增强活动氛围?”当天,来自各社区的妈妈志愿者团队代表就各自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并互相结对。
在现场,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社长助理、资深儿童教育出版人金玲就儿童活动设计、组织、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相关负责人提供针对性的讲解和培训。昆山高新区阳光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已在睦和社区、华城美地社区、阳光社区等地累计培养出近百支志愿者队伍,以社区妈妈志愿者团队为主体,其社区融合项目快速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有时候也面临很多人不理解的情况。通过此次活动,想让大家知道自己并不孤独,有很多人在跟他们干同样的事,希望大家能互相鼓励和支持。”发起组织者之一、高新区阳光社区儿童服务中心负责人舒海燕表示。
据了解,社区妈妈志愿者团队互动联盟成立以后,联盟将实现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社区、社区与社区资源共享,并每周定期开展跨社区的各类亲子活动,促进社区融合,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