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扎兰屯市科技特派1+2+N模式为农牧民开展“点菜” 式服务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9-02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 顾宝军 通讯员纪明国报道: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中和镇积极创新科技服务机制,组织推广“1+2+N ”工作新模式,实现科技服务农村全覆盖,并着力构建“三大产业集群”。
    “1+2+N ”工作新模式即是“由一名科技特派员带领两名乡土人才与不同技术专长的种养大户自愿组合形成多个工作小组”,通过技术服务、科技示范、知识培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创建创业链等多种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玉米高产对比试验、高效农业示范、沼液浸种增产新技术、黑木耳新菌种、新配方养殖试验等科技试验项目研究。以“点菜”方式,开展帮扶工作,农民需要什么,科技特派员就帮扶什么,直接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扎兰屯市科技局为中和镇选派科级特派员20名,指导帮助建立太空蔬菜育种基地,种植太空黄瓜、茄子、豆角等蔬菜作物,建设蔬菜大棚12栋,“百亩吨粮攻关田”实现平均亩产970公斤,扩建“杜波羊”改良站点3个,培训农民8300人次。
    扎兰屯市中和镇利用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人才资源优势,形成资源、信息和科技成果共享,让“1+2+N ”工作新模式解决农牧民在种植、养殖时遇到问题“瓶颈”,着力构建“三大产业集群”助力镇域经济跨越发展。
    着力构建肉产业集群。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人才入驻养殖园区,助推库堤河村万只肉羊养殖园区建成,完成对成茂奶牛养殖场、绿源奶牛养殖场升级扩建工程、桂萍奶牛养殖场青贮窖项目、兴隆村养猪场扩建项目。新建架子山肉牛养殖场、五道沟云飞养殖场,新立屯野猪特色养殖场初具规模。扩建“杜波羊”改良站点3个,引进“杜波羊”13只。全镇规模养殖场达到33个。着力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派出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人才协助完成福泉村手拍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精装上市。黑木耳种植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计划种植黑木耳260万袋。建立中草药研究所,利用退耕还林地和荒山种植防风、桔梗、小黄芩、大黄芪等中草药2200亩。着力构建旅游产业集群。依托“四节一会”平台,大力整合旅游要素资源,积极融入扎兰屯市旅游经济圈,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打造集采摘、垂钓、绿色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游、渔家乐。利用科技特派员的科研成果,扶持红星村蔬菜大棚产业发展,扩建果蔬大棚11个,争取水甸沟村农家乐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打造架子山村、福兴村杜鹃赏花基地,促进旅游业提质升级。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