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日,按照中央、省委、苏州市委的部署,昆山市委召开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对全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吹响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号角。
如今,从辛勤劳作的田间地头,到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从书声琅琅的学校课堂,到欢声笑语的社区家庭,鹿城大地到处涌动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热潮,4820个基层党组织、6500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其中。
“两学一做”,学是基础。怎么学才能让学习内容入心入脑、成为“精神之钙”?我市始终抓好“学”这个基础,注重在“学什么”“怎样学”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党员学深学透、入脑入心,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领导带头
学习教育有生机
8月9日下午,全市领导干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姚林荣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干部”为题,为学员上了一堂内涵丰富又生动深刻的专题党课。他指出,做合格党员干部,政治合格是前提、守纪合格是底线、品德合格是基础、履职合格是关键。 要自觉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实干奋进,为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8月11日上午,在第二期专题培训班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小刚为学员上专题党课。他指出,全市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将其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基、成事之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古语道:“风不难化也,自上及下而风行。”高质量的党课,既是精神大餐,又是冲锋号角。以上率下树标杆,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市委常委会和市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坚持处处学在先、干在先,通过“关键少数”带动全体党员。市委常委会及时制定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常委同志认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围绕主题开展市委中心组学习,进行专题学习交流。市委书记对新任镇党委书记进行集体谈心谈话。开展全市领导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轮训,书记、市长带头上党课。“七一”前后市领导结合“三访三解三促”,赴13个社区和17个村挂钩联系点调研指导学习教育开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到所在支部或基层单位讲党课,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做出示范。
创新推动
学习教育有活力
高处谋局、细处“落子”。学习教育中,我市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既对齐标准、完成规定内容,又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创造鲜活经验,推动学习教育内涵不断丰富,特色更加明显。全市选取41个支部分别作为省级监测点、苏州市级联系点和市级示范点,鼓励先行先试,努力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创造新鲜经验,形成示范效应,涌现了“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三项举措”“午间三人行”“‘1+5’互助党建”等一批优秀做法。
从今年起,我市将每年7月作为全市“党建活动月”。在今年的首个“党建活动月”中,相关部门精心谋划组织,扎实开展活动,有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依托昆山三贤资源,宣传推荐《朱子家训》,筹备拍摄顾炎武家风家训专题片,大力推进好家风好家训“昆山人家”品牌建设工程。举办好家风好家训楹联征集、手写家风微信征集、“鹿城清风”勤廉家风家训征集、“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文艺巡演等活动。
我市在学习教育中,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有效提升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已开发鹿城党建·手机党校APP,启用党建微信,注册党员近两万,人均完成学习19学时。同时,完善、整合党建工作平台,推行党务工作无纸化,形成基层干部信息库、党员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线上学习、电子考试等8大功能模块,实现党员组织关系网上接转、发展党员全程监督和实时指导、党务基础工作线上考核、支部工作和党员管理监管的全覆盖。
分类指导
学习教育有抓手
“各位党员同志,这里是陶一球纪念馆。1939年陶一球在家乡组建了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6月15日上午,市级机关80余名党组织书记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接受“红色教育”,拉开了昆山市纪念建党95周年“走基地、忆传统、看变化、聚能量”主题活动的序幕。
4820个基层党组织如何“动起来”?65000多名党员如何“活起来”? 怎么学才能让学习常态化并成为一种自觉?我市坚持分类指导,把学习教育的任务和要求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做到有的放矢,让学习教育有抓手。
对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侧重开展“党员论坛”“书记论坛”“书记沙龙”“三看三比”活动;对农村社区党员,开展“读书会”“吃讲茶”“半月谈”,确定每月“固定学习日”,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对“两新”组织党员,依托区域党建工作站、“五点半党校”等平台,借助“鹿城党建”“七月阳光”“网络学院”等载体开展学习,落实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制度;对流动党员,按照流入地为主的原则,编入支部就近参加学习;对离退休党员及年老体弱党员,采取主动送学、结对帮学等形式开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