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亲水致远 润泽民生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9-03

亲水即亲近水、控制水和利用水,水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就能够更好地为民服务;致远是指水利服务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让水利可持续发展,惠及子孙后代。水利部门将通过“亲水致远”服务品牌的创建,进一步发挥水利在促进昆山经济发展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随着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近年来,水利部门以创建“亲水致远”机关服务品牌为抓手,创新思路,完善措施,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强化城市防洪除涝安全,大力开展以水环境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 擦亮“窗口”,优化行政服务

近日,昆山市城市生态森林公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的水利服务窗口,向工作人员申请办理涉水项目审批。在查看审核了公司申报材料后,窗口工作人员杨柳燕面带微笑地说:“材料没有问题,可以受理,这是受理单,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给予批复,您可以通过扫描受理单上的二维码了解办理进度。”

水利局服务窗口组建于2003年,承担着全市范围内的水利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和其他服务事项。随着全市水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去年市住建、规划部门的6项“供、排水工程许可”的审批权力也划转至水利局,目前共有18个行政服务事项进驻水利服务窗口,全部并入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进驻率达100%。

“水利服务窗口是市水利局服务企业、服务市民的一个重要窗口。”市水利局行政服务科科长黄玉龙告诉记者,近年来,市水利局以“亲水致远”机关服务品牌为抓手,在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多措并举,提升“窗口”品牌形象。建立了重要涉水行政审批项目的技术论证、专家审查、集体会审、行政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行政审批工作质量和效率。“例如,水利部门通过与环保部门合作,对涉水排污口设置实施并联审批,确保办理高效;通过与发改、规划、交通、住建和国土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做好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的联审联办。同时,提前介入对重大项目的审批,畅通绿色通道,加快办理进度,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许可服务,促进重大项目早建设、早出成效。”黄玉龙说。

水利部门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多年来,水利行政服务工作未出现一起行政投诉,无违法违纪案件,无重大服务事故发生。窗口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连续多年获得昆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季度先进窗口,并先后获得昆山市、苏州市、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 防洪除涝,守护城市安全

组织汛前大检查、充分储备防汛物资、完善各项防汛预案……5月进入汛期以来,水利部门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最为紧张的阶段。作为守护城市“水安全”的主要部门,水利部门将提升城市的防洪除涝能力作为部门的重要工作,并以创建“亲水致远”机关服务品牌为契机,不断转变治水理念。

昆山地处长江太湖下游,地势低洼,河网水位易涨难退的情况十分突出。为了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水利部门科学规划,完成了瓦浦河整治工程、七浦塘(昆山段)拓浚整治工程、淀山湖挡墙工程及南部水乡岸线综合整治工程等,增强了昆山市骨干河网行洪能力和区域洪涝水外排能力。按照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全面加高加固48个城镇联圩的堤防,完成堤防达标工程 98.1公里,新增排涝流量41立方米/秒,基本达到了挡得住、排得出、降得下的总要求。

“随着水利防洪理念发展,‘亲水致远’服务品牌内涵的丰富和延伸,水利部门也在不断转变治水理念。”市水利局防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在水利规划中,水利部门将防洪减灾与景观打造相结合,既满足防洪排涝的基本需要,又注重河湖景观的打造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拓展百姓休憩、旅游空间,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在水环境整治过程中,将“一河一策”与“连片整治”结合,去年启动了302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及周边地区活水畅流工程方案编制,今年启动西部片区90平方公里的第一期工程。通过引进西部相对清洁水源,提升城区水动力,畅通河道,弥补截污不彻底和水环境容量不足的问题。此外,将“城市为主”与“城乡一体”相结合,将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与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圩区堤防达标、河岸绿化、黑臭河道整治等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为城乡居民营造更为优质的水环境。

● 节水优先,助推绿色发展

“原来昆山还是个水质型缺水城市,真是没想到啊!以后我们还应更加注意生活中的用水细节,珍惜每一滴水。”5月16日,市节水办在亭林园内组织开展了以“坚持节水优先,建设海绵城市”为主题的广场宣传活动,市民王爱珍在阅读了宣传展板和节水手册后,十分感慨地说。

昆山虽是江南水乡,但却是一个水质型缺水城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及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为此,水利部门在治水过程中,还将节水优先、建设节水型社会放在重要位置。

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郁进元介绍,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以创建省节水型社区示范区为契机,将节水工作融入到全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工作大局中,不断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实施节水减排工程,创建了一批高水平的节水型载体,节水成效显著。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我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至15.9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11.81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1,亩均灌溉用水量比原来节约25%以上;推广使用智能IC卡水表,全市居民生活用水已全部实行分表到户,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9.85%;节水型学校创建覆盖率达47.50%,累计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98家、省级节水型小区46个。今后,水利部门还将进一步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多种形式宣传节水知识,加强公众的节水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良好氛围,助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