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淀山湖镇永新村六如墩自然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村口展示亭上,绘着各家各户的家风家训,文化味儿十足。近年来,淀山湖镇进一步明确美丽村庄发展方向和目标:既要具备“高颜值”,又要拥有“好气质”,在环境上提档升级,通过传承家风家训、培育文明乡风等,散发出独特而持久的魅力。
增颜值——
环境再升级,出门就是公园
极具水乡韵味的木栈道、茅草屋,与不时闯入眼帘的卷草花纹栏杆、拱形落地窗等交相辉映,让六如墩自然村分外迷人。永新村党总支书记陆志斌告诉记者,打造美丽村庄,首先就要看“颜值”,让人一看就觉得很美。
为了使村庄真正成为一道风景,淀山湖镇坚持以景区标准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管理,从最基础的垃圾污水处理、河沟清理、村庄美化入手开展环境整治,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倡导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如今,六如墩自然村不仅家家配备了分类垃圾桶,还进行了垃圾分类丢弃。陆志斌说,去年年底,淀山湖镇投资55万元,新建永新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通过微生物发酵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可以使垃圾减量、环境美化,还可以肥沃农田、改良土壤。村民贾菊兴一边向记者演示分类垃圾桶,一边高兴地说:“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打开家门就是公园,我们农民越过越滋润。”
重品质——
发展乡村游,留住“美丽乡愁”
“你要吃的土灶头红烧肉已经做好了,空调被是刚晒过的……”在六如墩民宿“水边的村落”,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让王小姐感到暖心。来自上海的她已是第二次来六如墩游玩了。
陆志斌介绍,民宿“水边的村落”在不破坏村庄原貌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融入欧式文化元素,让游客在这里可以同时享受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目前“十一”小长假的房间已经预订出很多。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发展乡村旅游不能搞“一刀切”,要突出乡愁文化特色。淀山湖镇摒弃传统农家乐的模式,引入上海专业公司进行管理,下转A3版 上接A1版 通过集中租赁农房,打造集欧洲古玩鉴赏、古典音乐欣赏、中西餐、住宿于一体的高端民宿。而旅游业的兴起也让越来越多村民得到实惠,“以前在厂里打工,离家太远,现在在村里工作,还能卖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蛮好。” 一村民满脸幸福地说。六如墩自然村民房出租每年可为村民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村里的黄桃、土鸡也成为抢手的绿色礼品。
抬气质——
制订村规民约,建设“精神家园”
在六如墩村,茶余饭后村民都习惯坐在村口的展示亭、通知栏诵读家训名篇、家风故事。淀山湖镇宣传委员许顺娟提出,要使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关键要看“气质”,要让游客感受到独特魅力。
“外部环境只是形,村民的文明素养是神,只有形神兼备,发展能量才能更足。”陆志斌介绍,2014年,永新村开始编写村训,希望通过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增进彼此间的认同感,提升村民文明素养,让淳朴、勤劳、向上、和谐的村风得以传承。在编写村训的同时,永新村又引导村民以家庭为单位编写“家训”。在全镇开展的“晒晒我家好传统”家训家风征集活动中,永新村超过60%的村民参与。村委会从中遴选出23条进行公示,让好家风好家训在村庄建设中发挥作用。
围绕乡风文明建设,近年来,永新村设置了爱心帮扶岗、法制宣传岗、环境卫生岗等10个乡风文明岗,110名志愿者参加。同时,积极参与全镇开展的“征集好家训、评议好家风、寻找好家庭”和“我评议,我推荐淀山湖好人”活动,进一步提升村民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