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维农惠民,服务“三农”

来源: 昆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09

市委农办以“维农惠民”为服务宗旨,体现了农办为农村、农民解难,为农村、农民办事的服务理念,是农办“发展农村、致富农民、服务经济、服务大局”工作职责的写照,更是农办工作者工作态度、人文面貌的写照。

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市委农办在创建机关服务品牌过程中,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唯一标准,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深化“维农惠民”服务品牌内涵,通过星级服务品牌创建凝聚共识、凝聚合力。

城乡一体,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完善的生活配套、便捷的城乡交通、优质的医疗教育服务……身在昆山,你会有这样的感觉,不管工作生活在城市还是乡镇,都是一样的方便、一样的安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昆山统筹城乡发展“一盘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转播、城市要素向农村辐射,城乡一体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改革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地普惠于民。

城乡统筹建设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进民生幸福的重要抓手。市委农办主任江雪龙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昆山就利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之机,率先实现市域规划全覆盖,确立片区发展理念,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小城市和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等五个层面加以推进,形成清晰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通过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创新土地、资产、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形式,探索出了一条以工促农、以工强农、以企联村、以企带村的新路子,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优势互补。

昆山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近年来,在“维农惠民”机关服务品牌建设中,市委农办从助推城乡发展、提升民生福祉角度出发,继续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市委农办起草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迈上新台阶的意见》,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今年,我市还将统筹好动迁和村庄保留的关系和节奏,加快推动各区镇动迁房建设,逐步将动迁农户全部安置到位。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在不扩大占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前提下,统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现代生活需要建设一批停车场、商业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便捷农村群众生活;鼓励保留村庄实施农房翻建,积极引导建立金融机构对村庄整村授信机制,解决农房翻建的资金难题,提高农户翻建住宅的积极性;加大美丽村庄、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力度,选定一批建设点和重点实施项目,努力打造和整合一批特色村庄,推进美丽村庄建设与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有机结合,不断放大美丽村庄示范效应,巩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江雪龙说。

富民优先,不断完善长效机制

“有了这15万元,今年的周转资金就不用愁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5月20日,在花桥富民强村办组织举行的2016年第二批创业小额贷款签字发放仪式上,85后年轻创业者金晗成功申请到了15万元创业小额贷款。和小金一样,当天共有52名创业者成功申请到了总额为1065万元的小额贷款。

富民优先始终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导向,也是市委农办实施“维农惠民”、服务“三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市委农办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构建富民长效机制,统筹做好城乡富民工作,通过多渠道增收,使群众增收方式有新的转变,持续增收机制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整体提高,社会阶层结构更趋合理。

为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我市在营造宽松便捷市场环境的同时,切实为创业者解决资金难题,仅去年就发放居民创业小额贷款3.42亿元。在实施富民优先过程中,我市一方面积极鼓励城乡居民投身创业,实现创业富民;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去年共为2266户低保户和2387户低保边缘户分别发放每户1600元和800元的富民合作社干股红利。

此外,市委农办会同国土、财政、人社等职能部门起草了《昆山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细则》,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土地补偿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推进民生保险工作,强化居民风险防范与管理意识,探索出政府、居民、保险公司共建的城乡居民基本民生保障之路。

培育强村,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5年是昆山开发区合兴社区发展最快的一年,标准厂房、农贸市场承保出租,再加上投资入股开发区富民发展有限公司及开发区集体资产经营公司的分红收入,社区全年实现村集体收入1128万元,首次戴上了千万村的“桂冠”。同合兴社区一样,去年,我市168个行政村及涉农社区中共涌现出39个村集体经济超千万元村、133个超500万元村。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3.75亿元,村均819万元,比2014年增长了9.3%。

发展村级经济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提升农民幸福感、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保证。在创建“维农惠民”机关服务品牌过程中,市委农办围绕“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目标,通过村级经济发展机制的探索与创新,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培育出一批经济强村。一方面,进一步创新村级经济发展投入机制,全面推广村级集体资产动拆迁补偿资金集中投入、村级集体经济预留土地集中使用的“双集中”经验,统筹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创新村级经济运营模式,全面推进社区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村级发展模式创新,积极推行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强弱并进的发展模式,鼓励条件成熟的区镇尽快组建镇级强村联合发展实体,集中优质资源,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探索村级经济多元发展途径,跳出建造标准厂房和打工楼获取租金收益的单一发展模式,拓宽村级经济发展渠道,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多业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鼓励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参股、联营、异地投资等形式,打破行业和地域界限,扩大经营范围,全面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高经营收益和回报。

“在创建‘维农惠民’服务品牌、服务‘三农’发展中,市委农办将继续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适度超前调研,运用科学调查方法,提出前瞻性意见和操作性强的政策方案,助推我市‘三农’工作取得新发展新成绩。”江雪龙说。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