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30~5:30,邵村社区“五彩青少年之家”便挤满了刚放学的孩子。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可以享受志愿者们提供的课业辅导、才艺培训等公益服务,而且可以参加滚铁环、拔河、撕名牌等活动。“邵村社区外来人口占比近一半,居民流动性强,邻里关系日趋疏远,社区服务、物业管理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的要求。”邵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吕兰英表示,引进社会组织之后,邵村社区开始立足不同的居民特点划分不同的群体,分门别类且体系化提供各类精细化、特色化服务。
像“五彩青少年之家”这样板块化的服务还有很多。针对社区妇女群体,邵村社区建立“铿锵玫瑰妇女之家”,通过开发设计瑜伽俱乐部、幸福家庭培训、孩童社区志愿看护等活动项目,引导社区女性融入社区并参与社区自治,目前已有两百多名固定成员。针对残疾人群体,邵村社区建立“阳光助残之家”,通过生活照料类、能力提升类、精神文化类和社区融合类服务活动,招募社区助残志愿者一对一帮扶,让残障人士平等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针对社区文艺爱好者群体,邵村社区建立“文化团体联合会”,组建“百家乐歌唱队”“幸福舞蹈队”“开心乐队”等多支文体活动队伍,在加强引导和管理之余,促使这些组织活动内容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活动品牌化。
“社区为专业社工和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邵村社区入驻社会组织昆山壹方慈善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张先锋表示,将通过丰富的项目活动培育和扶持居民自组织群,进一步协助社区延伸治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