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明办通过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对全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管理进行测评,在43家受测评基地中,位于千灯的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荣获测评一等奖。
10月19日上午,在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葛江中学初二600名学生结束了三天两夜的校外实践活动,不少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立于2007年,占地约100亩,规划总投资1.5亿元。基地坚持发展教育活动“公益性”、后勤管理“服务性”、课程开发“地方性”和学生管理“半军事化”的“三性一化”办学特色,贯彻“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念,以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为抓手,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目标,严格遵照省级基地管理办法,发挥基地的育人功能。
如今,基地活动纳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计划,面向全市中小学,每周两批学生,每批500人左右,进行为期三天两夜的社会实践。今年上半年,主要针对五年级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而下半年实践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暑假则负责七彩夏令营活动及高一军训。基地每年接待学生达3.5万多名,累计约12万人次,成为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以及健康成长的生活乐园。
据悉,基地课程围绕“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四大系列主题进行开发,涉及“家政、工艺、科技、农艺、军训”五大领域共二十多个课程活动项目,开设了“气象万千”“小小消防员”“科技王国”等七个室内主题教育场馆,以生动形象的展板和诸多的高科技手段将内容通过亲身实践、图文视频感知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沙雕、3D打印、水培植物、学打消防结、真人CS、攀岩……10月18日下午,记者在基地里看到,学生们在老师或教官的带领下正在学习不同的课程。近七年来,学生对基地活动的总满意率超过98%。
此外,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与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合作,开辟了农耕体验园、生态植物园、花卉欣赏园等。同时,还与千灯合作,开辟了昆曲文化、先贤文化、宗教文化、水乡文化、灯文化等体验活动区,有效拓展了资源空间……近年来,基地按照“立德树人,能力为先,发展为本”的育人思路,积极探索切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及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大力开展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2015年,基地先后被评为“昆山市环境教育基地”“昆山市文明单位”“苏州市第五批法治文化示范点”。
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唐惠林表示:“我们将努力打造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昆山人家’课程专题,通过本土实践、通俗读本来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以及认同感,同时建立健全该文化体系,构建相关主题教育场馆。”